吳耕耘

吳耕耘

吳耕耘,湖北大冶人,1991年於湖北美術學院版畫系,中國美術學院。1992年中國首屆水彩畫展覽,1993年中國畫大展,1994年馬來西亞國際水墨畫展,1996年浙江第三屆花鳥畫展,1997年第三屆全國山水畫展,首屆中青年花鳥畫展,世界華人書畫展,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吳耕耘,,湖北大冶人,1991年於湖北美術學院版畫系,中國美術學院。

主要參加的展覽:

1992年中國首屆水彩畫展覽,

1993年中國畫大展,

1994年馬來西亞國際水墨畫展,

1996年浙江第三屆花鳥畫展,

1997年第三屆全國山水畫展,首屆中青年花鳥畫展,世界華人書畫展,

1998年首屆世紀之星—中國藝術雙年展,

1999年中國畫三百家展,

2000年國土魂民族情全國美術展覽,

2001年全國中國畫展,上海美術大展,上海2001年水彩畫展覽,

2002年全國第五屆工筆畫展覽,迎奧運會全國中國畫展覽,

2003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2004年第二屆少數民族美術展覽,曾先後獲得銅獎,優秀作品獎,提名獎。 2005年第二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展,

2006年上海中青年美術提名展,

2007年第四屆中國美術家會員精品展優秀獎,浙江名家人物畫展,

2008年第五屆西部全國中國畫展,

2009年第五屆中國美術家會員精品展優秀獎。

2010年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第六屆西部全國畫展優秀獎。第六屆中國美術家會員精品展,

作品刊發於中國花鳥畫江蘇畫刊》,美術報》等,有多部連環畫出版,個人畫集《敘說紅樓》出版。

2011年金陵百家全國中國畫展

2012年第三屆工筆山水畫展銅牌獎

2013年徐悲鴻獎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

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藝術觀點——關於紅樓

關於紅樓其一

吳耕耘 吳耕耘

大凡畫國畫的似乎都會來幾段文字,所謂文字修養也!可卻對我來說,不會寫文章,更不會弄詩詞,每每一幅畫畫完以後都沒有題目,乃至送展時才匆匆填上一題目了事!

一直以來我常常徘徊在十字路口,上下自不必說,左右常使我為難。左一些不中不西,右一些頑固不化。是的,世間誘惑太多了,住慣白牆黑瓦,看慣摩天大樓,有麥當勞及比薩的異域香辣,大雜燴五味具全的甘美。從漁舟晚唱的婉轉曲折,到美聲由礙於人情的陪聽至漸入佳境。及至今日不知經典是何物!現代又哪般!不能經典,便就繁華,不能繁華,便去堆砌,於是到處插花,滿地載樹,把自己斷斷續續,支離破碎的記憶收拾在這飄渺的紅樓里。

畫《紅樓》已有數年之久,紅樓乃一託詞,皆在渲染,於是歲歲添磚,年年加瓦,營造我心中的紅樓,樂此不疲。此自有其圓之說,其一,物:是以物為載體!其二,情:以敘情色迷離,紅樓密事!其三,境:情物交融也!如此折摺疊疊皆是情性所累罷!

關於紅樓其二

舞珠玉盈袖 歌明月心旌

我因了生活氛圍的緣故,小時候生活環境只能是"豫劇迷",在"恢卡料","軍綠色"的大環境下,從小"好色"的我自然對那五彩斑斕的戲劇服裝尤其入迷,更如信天游般的吟唱只不過是彼時心靈的慰籍罷,卻也漸漸成了揮之不去的疙瘩!及至到九二年左右到杭州接觸到昆越劇時那種驚艷,才使我試圖從文化的圖譜中去體會戲曲對於中國文化的種種意義!

我的戲劇畫情緣恐怕是十多年前由"明月在我心中"這句開使的.及至今日聽到這類的表演意識流總有一種遠離時空的脆薄感,戲曲畫題材於我是一種艱難的固守,正如戲劇演員艱難地在舞台上固守一樣!不同於他們是繼承發揚!於我是程式美與形式美的糾纏與折磨吧!

程式美或許是戲劇的雙刃劍,在太多的主觀"意會"下,使國人有些莫名!我嘗試以資料論證,戲劇為何使人從幾百年的痴迷到今天的審美疲勞,姑且其為"程式基因"罷!我通過比較,發現這曾經吸引國人廣泛喜好的藝術形式有許多不將道理,也講不清道理的集體感性選擇,我暫且歸為"程式感"的集體無意識逃跑吧!

粵自"貿絲""抱布",開敘事之端:"織素""裁衣",肇代言之體......摹寫聲容之末.婉轉附物,惆悵切情.昔人的這段話,或許是我有點滴的收穫.我與戲劇更多的是注意服飾美與人及原戲文的境.王國維曰"追原戲文之作,實亦古詩之流"!且看那"和你把領扣松,衣頻寬,袖梢兒換牙兒苦也......這景致能不精工細描?更是這"似這般都負與斷井禿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氣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好一幅蔚為壯觀的波瀾壯壯闊的工筆畫卷.那是唐宋輝煌的畫卷里的"唐青""宋綠".這總使我流連忘返!

代表作品

部分作品欣賞:

吳耕耘 吳耕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