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耀利

吳耀利

吳耀利主要學術專長是新石器時代考古,現從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 1975年8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75年9月至1978年9月在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1978年10月至1981年8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1983年被授予碩士學位。 1981年8月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現任第一研究室副主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主要代表作有:《試論魏家梁子文化》(論文·合著)、《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稻作農業》(論文)、《略論仰韶文化彩陶的起源》(論文)、《早期農耕文化和龍山文化》(論文)、《南水北調工程水庫淹沒區丹江口市地上文物調查表》(調研報告·主編)。

主要學術成果

1、《試論後崗仰韶文化的年代與分期》,《考古與文物》1984年6期。(論文,獨著,8000字)

2、《史前考古學中的時代劃分問題》,《史前研究》1985年1期。(論文,獨著,8000字)

3、《略論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的起源》,《史前研究》1987年2期。(論文,獨著,10000字)

4、《我國最早的彩陶在世界早期彩陶中的位置》,《史前研究》1988年輯刊。(論文,獨著,12000字)

5、《陝西籃田泄湖戰國墓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12期。(考古報告,獨著,10000字)

6、《陝西籃田泄湖遺址》,《考古學報》1991年4期。(考古報告,合著,30000字)

7、《臨潼白家村》,巴蜀出版社,1994年。(專著,合著,獨著50000字)

8、《河南汝州李樓遺址的發掘》,《考古學報》1994年1期。(考古報告,合著,30000字)

9、《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稻作農業》,《農業考古》1994年1期。(論文,獨著, 8000字)

10、《水選法在我國考古發掘中的套用》,《考古》1994年4期。(論文,獨著,8000字)

11、《試論魏家梁子文化》,《考古》1996年8期。(論文,合著,12000字)

1996年15卷)》。

12、《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陶三足器初論》,《考古》1997年3期。(論文,獨著,10000字)

13、《港澳史前文化的序列及與大陸的關係》,西安半坡博物館編西安半坡博物館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文集《史前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論文,獨著,15000字)

14、《再論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的起源》,《遠望集(上)》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華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論文,獨著,8000字)

15、《中國史前農業在世界史前農業中的地位》,《農業考古》2000年3期。(論文,獨著,8000字)

16、《中原文明的起源與形成》,《中原文物》20001年4期。(論文,獨著,12000字)

人生格言

在科學的入口處,就象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能達到科學的頂峰。

業餘愛好

各種美妙的音樂、各種有趣和有益的書籍與旅遊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三)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