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璋

吳玉璋

吳玉璋,1965年生,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民革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大連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大連中山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大連市書畫家聯誼會副主席。現供職於大連圖書館白雲美術館。書法從《石門頌》和《泰山經石峪金剛經》起步,近些年一直致力於李北海、王孟津書法的研習。

基本信息

簡介

2001年10月著《陸維釗書法藝術解析》,由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2年紀念遼寧省書協成立二十周年遼寧省書法篆刻作品晉京展

2003年榮獲遼寧省群眾書法篆刻大賽“群星獎”銅獎

2006年棋盤山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優秀作品邀請展

2008年6月《江蘇省書法藝術研究會成立十周年作品集》(特邀)

2009年南腔北調兩省(浙江遼寧)四地(沈陽杭州大連金華)書法精英聯展

2012年8月“同根的文明”海峽兩岸書畫奇石烏海特展

2012年9月“南潮北風”2012南北書壇精英聯展

2013年9月“南潮北風”2013南北書壇精英聯展

2014年7月“共築中國夢”全球華人盧浮宮藝術特展(法國巴黎)

2014年11月美術報全國新文人書法邀請展

2014年11月沈鵬草書八尺十條屏全國巡展暨全國名家邀請展

2015年1月紀念遵義會議召開80周年全國書法名家邀請

2015年9月“南潮北風”2015南北書壇精英聯展

隸書橫幅隸書橫幅

吳玉璋書法之名家集評

橫江敏夫(已故日中書畫交流協會會長)

德藝雙馨

劉藝(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創作評審委員會主任,現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玉璋筆墨個性鮮明,令人稱道。

吳悅石(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吳悅石工作室導師、中國國史研究編修館研究館員、北京水墨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筆勢森動,氣象萬千。

鄭必寬(林散之弟子、江蘇省書法藝術研究會會長)

玉璋現在50歲,其書法就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個人風格,而且格調很高,實在難得。同時,不管是大字還是小字,也不論是巨幅還是小品,都把握得非常到位。

倫傑賢(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遼寧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大連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漸入佳境。(2014年初微信評書)

於旁叫好者,傑賢也。(《大連書法名家作品集》觀後所題)

張旭光(恩師,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現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

玉璋書法功力相當深厚,結字非常完美,只是表現手法尚不夠豐富,應多臨寫古人手札去改進。

曾翔(中國書法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玉璋吾兄書法名家矣,可放在全國學習之,並非虛言也。

劉燦銘(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

風神超邁

劉墨(中國美術史碩士、文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著名書畫家。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根底謝無量,返身魏晉流。山河忽助興,書卷細推求。沈著與痛快,超逸復優遊。閑故一張紙,奇光筆下幽。

程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協理事、無錫市書協副主席、宜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宜興日報社社長。)

吳兄玉璋是典型的東北漢子,待人熱情寬厚。由此,想像其書法必定是北方的雄健寬博類。可在品賞其書法後,發現其書法更具江南的那種明清調中帶點唐宋味的雋永率真類。玉璋兄早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其書法有著師古出新的堅實基礎。他的行書致力於李邕、米芾、董其昌等,隸書以漢碑為基,並對間牘加以吸收。我覺得他對書法線條的把握能力是相當自如的,強化了字態在規矩中馳騁,自然流暢,沒有騷首弄姿、故作變形之陋習,保持著“中庸”的傳統審美,又不失現代意味。他的隸書註重漢碑,尤得力於《石門》、《曹全》,在大字中體現渾厚、質樸,而在對聯中更多的是吸收間牘的自然率真,將隸書寫得很有“書卷氣”,這又與他行書的氣息異曲同工。書法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內斂”、“優雅”,我期待玉璋兄的書法更上層樓!

李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碩士研究生,北京國尚書畫院副院長,第二、三屆書法蘭亭獎獲得者。)

賞讀玉璋先生的書法作品,似清風入懷,尤其看多了當下時風彌漫的所謂展覽體,其書作更顯得幹凈和真率。玉璋先生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夫,而他的眼光總是與眾不同,範本選擇也獨辟蹊徑。他的作品中總能透露出一種獨特的文氣和靈動的意韻,這或許是他近年來在研習李北海書法的同時,對晚清民國書法的關註和偏愛有關。他把傳統經典的筆法融進民國文人的情調,輕盈舒展,不激不厲,神韻近似謝無量或馬一浮。從他的各類作品看,筆調非常統一,既透露出鮮明的個性,又流露出平和的心態,這點是值得我們當代很多書者借鑒和學習的。書法需要一生的修煉,玉璋先生正入佳境,我真誠期待他能夠修成正果,取得更大意義的成功!

朱亞群(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灌南縣書協主席、第三屆書法蘭亭獎獲得者。)

初見玉璋書法作品,眼前就一亮,感覺非常好,用筆紮實,結構奇崛。他的書法不逐時風,不隨流俗,不以國展為歸宿,始終堅持走自己的書法道路。他另闢蹊徑,以李北海書法《李秀碑》為範本,形神兼備,又獨具面目。

陳建(江蘇連雲港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甲午盛夏,在大連白雲美術館得見玉璋先生,相談甚歡。先生所作,行書居多,那股清秀之氣、那種不激不厲的感覺令人驚詫。在紛繁蕪雜的當今書壇,我們該怎麼走自己的路,先生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那就是看妳能否保持一種超然的心態,能否做到“獨持偏見、一意孤行”。這豈是一句“難得”就能說清楚的!基於此,我覺得玉璋先生今後仍大有可為,我拭目以待。

王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平實妥貼的書寫,結字用筆章法皆不做奇怪狀,這是一種自信,超脫平和地表達了個體生命狀態;一般來說,"娓娓道來"沒有"聲嘶力竭"抓眼球,卻更多了君子之風。玉璋先生的書法我是這樣看的,也因此敬重先生。

行書對聯行書對聯
隸書橫幅隸書橫幅
行書行書
行書橫幅行書橫幅
與恩師張旭光先生在北蘭亭與恩師張旭光先生在北蘭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