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瀾

吳海瀾,字子舟,連城蓮峰鎮人,生於清同治五年(1866)。海瀾一生好學,讀書專心一志,即使在喧囂中亦能聚精會神閱讀而不分心。治學嚴謹,涉獵廣泛,對經史探索認真,對易學研究尤深。他作文縱橫馳騁,不為八股程式所拘。三十七歲赴省參加癸卯科鄉試時,入場即腹瀉,草草完卷,竟中是科舉人。海瀾談及此事,認為試官閱卷論文膚淺,怎能選拔真才。

個人簡介

光緒維新,廢科舉,設學校。他認為戊戌變法雖然夭折,但創設新學培養人才比科舉選才的辦法更為先進,於是創辦東塔國小,繼辦文昌國小,自任校長。他既善於識才,也擅於用才。當時地方較有名的知識分子如童魁楓、謝宏裕、李齊賢、羅存誠、吳新民等,皆被聘為教員,因此學生成績優秀,為中學輸送了不少高材生。
民國2年(1913),城鄉國小畢業生逐漸增多,縣內尚無中學,需往長汀中學升學,然名額少,路途遠,大部分學生無法升入中學繼續學習。海瀾有鑒於此,便與地方人士商請縣知事張卓奎,籌辦中學。以冠豸山五賢祠為校舍,選海瀾為校長,招收學生50人,於翌年春開學。
後來,向省教育廳申請立案時,省派視學聶某來校視察,認為冠豸山道路險峻,不宜作為校址,於是立案擱淺。海瀾辭職,停辦半年。後力薦光瀛繼任校長,遷校址於城內孔廟舊儒學衙門和明倫堂,並招新生1班,共有兩個班級。民國4年秋,正式改為連城縣立中學(後俗稱舊制中學)。
海瀾辭卸豸山中學校長職務後,任文昌國小校長。終以連年籌辦中學,委頓曲折,心力交瘁。於民國5年病卒,年僅50歲。

相關條目

歷史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