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開

吳明開

吳明開,男,漢族,安徽省樅陽人,博士(博士後)。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國際苔蘚植物學家協會(IAB)會員,

貴州省中藥材品種審定專業委員會委員。

學習與工作經歷

2009年至2012年 中科院地化所博士後

2013年12月---貴州省農科院 研究員

2008年7月2013年12月 貴州省農科院 副研究員

2005年9月~2008年6月 安徽師範大學 生態學專業 理學博士

2002年9月~2005年7月 貴州大學 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專業 農學碩士

1993年-2002年 安徽樅陽縣白石中學 教師

目前主要從事中藥材資源、育種與栽培技術等研究,重點開展藥用蘭科植物資源收集、保存、評價、利用,以及蘭科植物聯合進行喀斯特石漠化生態修復生理生態研究等。石漠化生態修復的目標是植被的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封山育林等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大部分荒山坡處在由草本群落向灌木群落演替階段,生態系統脆弱敏感。目前開展的研究工作,在石漠化地區人工補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多年生經濟植物如石斛(馬鞭石斛等)、山銀花(黃褐毛忍冬等)、槓板歸等, 恰逢其時,既可促進群落的正向演替與石漠化生態修復,同時也達到“點石成金”的效果。重點開展中藥材品種選育,種子種苗規範化生產技術,中藥材規範化生產技術與野生保護撫育技術等研究;以期創立中藥材野生保護撫育生產、石漠化生態修復、瀕危物種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幾方面結合新模式,實現 中藥材種植與石漠化治理、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脫貧致富緊密結合。

博士期間致力於安徽苔蘚植物分類、生態等方面的研究,克服了資料不足,研究背景缺乏等諸多困難,20餘次徒步深入安徽皖南山區、大別山區以及沿江丘陵各地實地調查、採集標本,在曹同教授、張小平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發現安徽苔蘚植物地理分布新紀錄130餘種。為安徽植物研究增添了新的亮點,填補了安徽苔蘚研究長期空白的歷史,為安徽苔蘚植物研究不足做出了貢獻。

研究方向

中藥材資源、育種與栽培技術等研究;植物分類與生態學;石漠化地區植物資源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主持項目

1、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科技專項(黔科合中藥字【2011】5037號)“貴州道地藥材馬鞭石斛種質資源多樣性及優良品種篩選研究與套用”

2、貴州省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黔科合SZ字[2009]3001)“貴州蘭科植物多樣性資源保護評價與可持續利用技術研究”;

3、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黔科合J字[2008]2268號)“貴州藥用蘭科植物多樣性資源調查與可持續利用評價”;

4、黔農科院專項[2009]029號“馬鞭石斛資源收集與優良種質篩選關鍵技術研究”;

5、貴州省農科院專項項目ZX[2007]029號“中藥材品種篩選及栽培技術研究”;

6、黔農科院人才啟動項目[2008]003 號“貴州野生蘭科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與保護研究”。

7、主持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半夏、何首烏、金釵石斛等8種藥材規範化種植和野生保護撫育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示範(2009BAI74B02)”子專項的研究工作;

8、貴州省農業動植物育種項目“板藍根高產優質新品系篩選(黔農育專字[2013]015號)”

貴州省“三百工程”中藥材項目省級專家; 貴州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中藥材質量安全與市場信息功能實驗室”主任。

發表論文(部分)

1、吳明開 曹同 張小平. 安徽蘚類植物區系[J]. 雲南植物研究,2008,30 (6) : 645~654.

2、吳明開 曹同 張小平 安徽與鄰近地區蘚類植物區系的比較[J]. 武漢植物學研究,2009, 27 (5): 497-500.

3、吳明開 張小平 曹同. 黃山蘚類植物區系[J]. 武漢植物學研究,2010,28(3):179-189.

4、師雪芹 吳明開 張小平. 黃山苔類植物區系的研究[J]. 武漢植物學研究,2009, 27 (4): 368-372.

5、吳明開 張小平 曹同. 黃山與11個典型山區蘚類植物區系統計分析[J]. 廣西植物,2011,31 (1) : 59 - 63

6、吳明開 張小平 曹同. 安徽蘚類植物調查研究[J].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0,37(4):735-743.

7、吳明開 曹同 張小平. 蘚袋法監測銅陵市大氣重金屬污染[J]. 雷射生物學報, 2008,17(4):554-558.

8、吳明開 劉作易等 正交試驗優選環草石斛(D.1oddigesii Rolfe.)組培苗壯苗生產工藝[J]. 雷射生物學報,2008,17(2):265-269.

9、吳明開,沈志君,劉海,,吳沿友**,等. 梵淨山自然保護區珙桐天然種群生命表與生存分析[J]. 生態學雜誌,2012 ,31 (06): 1419-1424

10、吳明開,劉海,沈志君,羅鳴,吳沿友.珍稀藥用植物白及光合與蒸騰生理生態及抗旱特性.生態學報,2013,33(18):5531~5537

發明專利

1、吳明開,等. 流蘇石斛的培育方法 專利號 ZL2011 10041725.1

2、吳明開. 野生帶葉兜蘭的人工栽培方法 專利號 ZL2011 10437877.

3、吳明開,等.白及的高產栽培方法,專利號:ZL201210449584.

4、吳明開,等.白及組培球莖馴化方法,專利號:201310181724.6

5、吳明開,等.白及種子的保存方法,專利號:2012102967689

6、吳明開,等.一種白及組培球莖一步成苗方法及其基質,專利號:201410197530X

7、吳明開,等.流蘇石斛組培苗直接野外栽培方法,專利號:2013105651748

獲獎

《貴州珍稀藥材白及》近日榮獲第二十二屆(2013年度)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12J-3-33-5)

專著

吳明開 劉作易 貴州珍稀藥材白及 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3

吳明開 吳明開

吳明開,劉作易,羅曉青 貴州珍稀蘭科植物 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