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廷瑈

吳廷瑈

吳廷瑈(Ngô Ðình Nhu,1910年10月7日-1963年11月2日)是越南共和國首任總統吳庭艷的胞弟和主要政治顧問。

基本信息

吳廷瑈吳廷瑈

簡介

吳廷瑈Ngô Ðình Nhu1910年10月7日-1963年11月2日)是越南共和國首任總統吳庭艷的胞弟和主要政治顧問。

吳廷瑈是法國殖民時期阮朝成泰皇帝的大臣吳廷可的第4個兒子,出生於1910年。當法國人以精神錯亂為由廢黜成泰皇帝時,吳廷可辭職務農以示抗議。

他畢業於法國國立文獻學校(École Nationale des Chartes),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從法國返回越南。在拉丁區,他受到人格主義的影響。1930年代的人格主義者包括 Emmanuel Mounier等天主教改革者。Mounier的後代在巴黎,編輯左翼天主教雜誌“Esprit”,譴責吳廷瑈是一個騙子。1943年,他在河內的國立圖書館工作,與陳麗春結婚。此前,曾經廣為流傳他與比自己年長6歲的岳母有染。由於吳庭艷的民族主義活動,法國人開除了吳廷瑈,他移居大叻,編輯一份報紙。

根據Cecil B. Currey的著作“Victory at Any Cost”中,描寫吳廷瑈是一個“鴉片上癮者”(p 238)。

法國人在奠邊府戰役中戰敗後,吳廷瑈的哥哥吳庭艷被保大皇帝任命為越南國首相。1955年初,法屬印度支那解散,吳庭艷臨時控制了南方。1955年10月23日,南越舉行決定未來政體公民投票。保大皇帝主張恢復君主制,而吳庭艷主張共和制。吳廷瑈的人民勞動革命黨(Can Lao),提供吳廷琰的選舉費用,組織和監督這次選舉。保大皇帝的競選活動被禁止,結果是舞弊的,保大皇帝的支持者受到吳廷瑈工人的襲擊。吳廷琰獲得98.2%的選票,其中在西貢獲得605,025 票,而那裡一共只有45萬登記選民。在其他選區,吳廷琰的得票也超過了登記選民數。

在年輕時代,吳廷瑈曾組織過學生運動。他創立了一個隱蔽的政治、安全、勞工和其他組織的網路。模仿共產黨人,他成立了5人小組監視持不同政見者,並提拔那些忠於吳庭艷政權者。

1963年11月2日,在楊文明將軍發動的一場政變(得到了美國不干涉的諒解)中,吳廷瑈和他的哥哥吳廷琰一起被阮文絨(Nguyen Van Nhung)所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