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吳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吳岩(1962—),滿族,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科普作協科學文藝委員會副主任,《科幻世界》特邀副主編。現為北師大副教授、教育管理學院學校管理研究所所長,兼任文學院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副主任。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主要有長篇《心靈探險的故事》、《生死第六天》,短篇集《抽屜里的青春》、《出埃及記》,譯文集《災難的星球》,理論專著《科幻文學概論》,另有英、俄文科幻論文發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科幻文學的理論和學科體系建設。1996年獲“五個一”工程獎,2000年獲國家圖書獎,2001年獲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岩吳岩

吳岩(1962-),滿族,北京市人,管理學博士,科幻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科幻與創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文藝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

作品及成就

著有《心靈探險》、《生死第六天》等長篇科幻小說和《領導心理學》、《教育管理學基礎》、《科幻文學論綱》等學術著作。作品獲得過國家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科協全國科普獎、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等多個獎項,並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北京教育科學規劃和國家出版總署重點圖書等科研項目;主編過“科幻文學理論和學科體系建設”、“科幻新概念理論叢書”、“國外科幻理論名著叢書”、“世界著名科學家科幻系列叢書”等叢書。
曾赴美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義大利、日本、香港和台灣等地區講學或訪問。
從1991年起,在國內首創科幻文學課程,2003年與王泉根等在國內首創科幻文學碩士方向。

對科幻的見解

科幻是科學的一種知識體系;科學是認識的一種科學的方式。科學是一種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和它的科幻小說水平成比例——因為科技實力體現了國民總體科學素質,而科學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科幻小說的創作水平。吳岩老師同時表示,當前大學生要密切關注中國當前的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的發展狀況,把握未來資訊時代的變化,同時對廣大同學寄予了未來中國科幻的希望。“人類最為寶貴的東西,就是大膽地向已知領域提出懷疑和向未知的領域做大膽的想像,而科幻小說正是鍛鍊這種懷疑和想像的良好場所。我從1991年開始在大學中進行科幻文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我有充分的事實相信,中國科幻的發展關係不單單關係著文學思維導向,也關係著年輕一代的教育,更關係著整個民族富有希望的未來!對科幻小說這一文學形式的巨大熱情,會引導你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品介紹

吳岩主編的《科幻文學理論和學科體系建設》分三大部分:第一編是科幻小說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我感興趣的是其中關於“科幻小說的題材”、“敘事與結構”、“人物和場景”等章節,這是對科幻小說具體入微的理論闡釋,有別於以往膚淺的主題評判,折射出對科幻文學研究的深化。第二編“各語種科幻的發展”,資料性強,對全球科幻文學的發展演變及動態進行了掃描。在中國有代表性的作家的評介中,不僅有大陸的作家,也對台灣、香港的科幻作家及其作品作了詳實的介紹。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編“科幻批評、科幻教學和網路資源”,這裡有兩點是應該引起關注的,一是科幻文學及其研究、相關活動,已經滲透到虛擬空間,透過網路而成為廣闊的超越國界的文化現象,熱鬧的情況己非30年前出幾部作品、辦有限的幾份刊物的寂寞所能比擬。再一點就是科幻文學在許多國家已經登上大雅之堂—僅在美國,到1976年約有2000所大專院校開設科幻小說課程,一類在文科開設,著重分析科幻作品的藝術特徵,探索科幻小說與社會進步的關係;一類是在理工院校或專業開設,引導學生從科幻小說進入物理、化學、天文、生物學及心理學領域。相比之下,我國大專院校開設科幻小說課程的不過是鳳毛麟角,這也是我國教育與國外存在的差距。  

歷史已經證明,科幻文學對於培養青年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關係極大。我們倡導創新精神,空談無濟於事,不妨在大專院校開設科幻小說課程,先做一點打基礎的工作。為此,我以為這一套《科幻文學理論和學科體系建設叢書》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清代畫家

吳岩
[清]字懷峰,號桐邨,烏程(今浙江湖州)人。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進士,官刑部郎中。山水宗婁東派,尤工寫意花卉。《墨香居畫識》、《墨林今話》、《清畫家詩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