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又名行密貢鵝)起源於吳山鎮,是安徽合肥的傳統名菜,色澤清爽,香氣濃郁,味美醇厚,回味無窮。此菜源於唐朝乾符年間。唐末五代十國[書籍]期間,吳國的創立者楊行密攻廬州(今合肥)、戰廣陵、克淮南、伐江夏,後占有淮河以南、長江以東的三十餘州地盤。天復二年被唐昭宗封為吳王。他為官清廉,人民安居樂業,並以身作則,使屬下均能如此,實屬難得。故鄉人民以當地特產鵝配美味佐料製成滷鵝進貢,吳王食之大悅,謂將軍:“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以此滷鵝進餐,堪稱‘貢品’。”從此”吳山貢鵝“而揚名天下。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山貢鵝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貢鵝肉質較普通鵝細嫩,味美,燒、煮、燉、烤、醃食皆宜。滷製的吳山貢鵝,滷製方法獨特。傳其滷製秘方傳自吳王王府御廚史氏的後代,迄今已逾千年歷史。經史氏秘方滷製的吳山貢鵝,色清正,香濃郁,味道鮮美。歷史上若以活鵝上貢朝廷,需隨活鵝備足吳山當地的水和青草,方可保持吳山貢鵝的特有品質。
吳王楊行密(852-905),字化源,廬州合肥人,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創立者。其為官清正廉明,使人民安居樂業,深受民眾愛戴。
吳王每巡視合肥,故鄉人民必以當地特產“大白鵝”配美味佐料製成“滷鵝”敬奉,吳王食之大悅,謂眾人曰: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以此滷鵝進餐,堪稱“貢品”。“吳山貢鵝”因此得名。後由產自吳山,俗稱“吳山貢鵝”,其色澤清爽,香氣濃郁,味美醇厚回味無窮,具有健脾養胃,益氣補虛;清熱解毒之功效,因鵝喜食青草無污染,鵝不患禽流感,故又稱為“綠色保健食品”。

傳說

吳山貢鵝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源自美好傳說
吳山貢鵝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還由此衍生了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
吳山貢鵝來自合肥民間傳說《麗友橋》。隋唐年間,合肥白水壩附近有一戶人家,一個勤勞白老漢帶著小孫女放鵝過日子,孫女白小玉非常漂亮,又是刺繡紡織的能手,邪惡的蟹仙一直想得到她!(小玉是七仙女中的白衣仙子,因為包辟織女被王母娘娘罰下界,開始蟹仙還有點顧忌。)
小玉每月要過石橋買石膽粉治療爺爺的病,有一天她遇上來自雲南美少年名醫段飛,他是慕名來拜會合肥千年道號元林元的,他治療好了小玉爺爺的病,一家人充滿了對他的感激,愛情的火花也在小玉心裡點燃。
他倆結婚時邪惡的蟹仙把毒藥放在杯子裡,段飛失去記憶,對白小玉不理不睬,連招呼都不打,一個人回雲南老家去了。傷心的白小玉知道後到居巢與蟹仙鬥法,陷巢州漲廬州大打一仗後墜落雲間失去法力……
她千里尋夫,從麗水走到麗江,終於找到段府,可段府上下惡語相加,悲痛欲絕的她只有回鄉在吳山隱居牧鵝。後來大白鵝幫助段飛恢復記憶,他痛恨自己的忘情,立即備上馬星夜不停趕往合肥,合肥肥東肥西不停的找呀找呀,最終團聚的故事。成為吳山貢鵝的傳說。
後人還作了一副對聯‘合肥肥東肥西肥東西,麗友麗江麗水麗江水’,讚美兩人的愛情”。

作用

吳山貢鵝吳山貢鵝
吳王貢鵝,色澤清爽,香氣濃郁,味美醇厚回味無窮,具有健脾養胃,益氣補虛;清熱解毒之功效,因鵝喜食青草無污染,故又稱為“綠色保健食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