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華

吳寶華

吳寶華,男,漢族,畢業於天津農學院,現任天津農學院圖書館館長,中共黨員。

基本信息

內蒙古自治區研究員

基本信息

從事穀子遺傳育種工作多年,具有系統的理論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
吳寶華
驗,參加國家和自治區“七五”“八五”“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主持“十五”自治區科技廳穀子科技攻關項目;“十一五”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特色雜糧生產及加工利用技術研究與開發-優質穀子新品種選育與增值利用技術研究開發”中擔任子課題“優質穀子新品種選育與推廣”子課題主持人;“十一五”期間還主持自治區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優質高產糧飼兼用穀子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示範推廣”項目;2008年主持自治區財政廳科技創新項目“糧飼兼用穀子新品種原原種擴繁基地建設”;自治區“主席創新基金項目”子專題“穀子種質資源創新保存利用”擔任子專題主持人;2008年在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穀子體系項目中任呼和浩特綜合試驗站站長。2010年主持承擔自治區科技廳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項目。2011年承擔自治區科技廳套用技術研究與開發雜糧作物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培育出10多個穀子新品種,並且在小米品質育種上居國內領先,2003年在全國第五屆粟類作物鑒評中獲得2項國家一級優質米證書。並在穀子的特殊用途(飼草專用品種和谷糠)的套用研究上有特色,培育出2.3米高、高度抗倒伏的優質高產糧飼兼用穀子新品種“蒙金谷一號”,該品種的育成,打破了傳統的桿高不抗倒伏以及高產不優質的傳統規律,種植推廣中深受農牧民的好評,使穀子育種又上了一個新台階,解決了穀子生產上存在著的高產不優質,優質不高產的矛盾,將我區農村和牧區糧食和飼草料的生產上了一個新台階,糧食的品質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飼草產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讓農牧民真正享受到了優質優價,真正地實現了為農牧民增產增收的目的,為我區農村和畜牧業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區內外各大媒體都給予了報導。在自治區內、國家級一些大型農業博覽會和2008世界草地大會上,受到了世界各地的矚目,並得到了國家和自治區領導的高度好評,好的品種的培育成功才能實現穀子由輔糧向主糧的回歸,才能改變一個作物的命運。其他一些穀子新品種的推廣也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通過示範推廣給當地農牧民帶來了巨大的效益,為農牧業生產做出了貢獻。

榮譽展示

1995年12月參加選育的早熟穀子新品種“赤谷6號”獲赤峰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7年10月獲得內蒙古農牧業豐收一等獎。
1997年4月主持選育的綠豆新品種“赤綠1號”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委員會的審定並命名。
2003年3月主持選育的中晚熟穀子新品系“9952” 和“9953”在全國第五屆優質米鑒評中均被評為國家一級優質米;
2004年參加完成的“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獲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本人獲得由中國農科院頒發的二級證書;
2005年1月主持選育的中晚熟穀子新品種“蒙金谷1號”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委員會的審定並命名;
2005年3月主持選育的中早熟穀子新品系“99-156”在全國第6界優質米鑒評中被評為國家二級優質米;
2007年10月主持選育的中熟穀子新品種“蒙豐谷7號”和 中熟穀子新品種“蒙黑谷8號”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並命名。
2008年4月主持選育的早熟穀子新品種“蒙早谷9號” 中早熟“蒙豐谷11號”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並命名。
2008年1月主持選育的中晚熟高蛋白、低脂肪營養保健品種“蒙谷10號”通過國家穀子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並命名;在全國區域試驗和生產示範試驗中產量居第一位。蛋白含量為14.45%,我國穀子蛋白超過14%以上的僅占5%;脂肪含量為1.27%,在我國穀子品種資源里是最低的,其特殊的營養成分含量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以及肥胖病人等提供了一種很好的營養保健食品。
2008年1月主持選育的高蛋白、低脂肪營養保健品種“蒙谷10號”和 早熟穀子新品系“2004-2221”在全國第七界優質米鑒評中被評為國家二級優質米。
2009年12月主持選育的低脂肪、低糖品種“蒙谷12號”通過國家穀子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並命名;在全國區域試驗和生產示範試驗中增產點率為90%;脂肪含量為1.76 %,總糖含量為1.04%。該品種屬於低脂肪、低糖品種,磷的含量很高,適合當前一些中老年、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病患者食用。
2010年12月主持選育的“蒙金谷一號”通過國家穀子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主持選育的極早熟穀子新品系“9967”、國家一級優質米中晚熟穀子新品系“9953”、“2004-2221”、“K79混2”已經於2009年底完成國家和自治區區域試驗和生產示範試驗,其中“9967”參加2006年全國超早熟組區域試驗,產量居第一位,“9953”為國家一級優質米,“2004-2221”、“K79混2”產量均超對照10%以上,待審定。育成有苗頭的後備穀子新品系20多個。早、中、晚熟系列穀子新品種的育成使我區穀子品種產量低而不穩,多、亂、雜,退化、病蟲害嚴重、品質下降等現象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在國家及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天津農學院教授

個人簡介

吳寶華,男,1959年生人,現任天津農學院圖書館館長、人文社會科學系主任,經濟學教授,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天津農學院,獲學士學位。國際農業信息專家學會理事、中國農學會農業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情報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旅遊協會常務理事、天津市管理學會理事、天津市圖書館學
吳寶華教授
會理事、天津市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先後多次獲得院級教學楷模、優秀教師、院級名師等榮譽稱號。

從事工作

長期從事經濟學、農業信息管理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主講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市場行銷學、現代信息檢索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等課程。
多次主持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七五”、“八五”、“十五”、“十一五”重點規劃項目、天津教委科研項目。主要有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規劃項目《自然資源經濟學》的研究、天津市教委項目“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經濟學分析”的研究, 21世紀初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學改革項目“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天津市“十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規劃項目“天津市農業信息保障體系建設的研究”、天津市教委專項項目“動植物病害智慧型化診斷與防治特色資料庫”研究與開發、天津市“十一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規劃項目“天津市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天津市“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素質結構及培養模式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與農民就業轉型研究”等。

獲獎情況

曾獲天津市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天津市經濟信息系統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

出版著作與發表論文

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論著4部,參編論著10餘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