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

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

《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是201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勞倫斯A.坎寧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
作 者:(美)勞倫斯A.坎寧安|譯者:閭佳//侯君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01月
定 價:38.00
I S B N :9787111328728
所屬分類: 經管 > 經濟
標 簽:財經管理 財政金融、保險證券 經 濟

內容簡介:

價值投資理念自格雷厄姆創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歲月,由沃倫·巴菲特發揚光大,如今已成為基本面分析的主流指導思想,在全世界的投資者心目中確立了不朽的地位。
本書作者勞倫斯·坎寧安是一位價值投資領域的專家,也是暢銷書《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的編者,同時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財會、金融領域的教授與學者,對基本面分析和巴菲特的實戰操作都有著深入研究。《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正是作者多年來對價值投資研究與實踐結合的集大成者。
·如果你還不了解價值投資,閱讀《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能讓你了解價值投資理念,從而避免在未來的投資中走太多的彎路。
·如果你已經是價值投資的堅定信仰者,閱讀《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能讓你對價值投資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從而提升你的投資實戰技巧。
·喜愛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讀者,能從《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中看到兩位大師的很多箴言妙語,並發現在這些話語之後隱藏著的深邃思想。

作者簡介:

勞倫斯 A.坎寧安Lawrence A.Cunningham:紐約耶什華大學卡多佐學院教授,任該學院海曼企業管理中心主任,1992年他即執教於此,專攻企業和證券法業務。此前,他曾是著名律師事務所Cravath,Swaine&Moore LLP的合伙人。坎寧安教授對會計、企業、金融、投資等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曾撰寫過大量文章。他還是暢銷書《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的編者,廣受歡迎的教材《財會金融基礎》的作者。坎寧安還在美國和海外地區為各類商業組織開展教學和講演,為企業董事會、法律和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其他組織提供諮詢服務。他接受過((福布斯》、《錢經》雜誌及CNN、“吉姆·萊勒新聞時間”節目的專訪,他的言論和作品廣為電視和平面媒體所引用。

目錄:

前言:Q文化
第一部分 兩個市場的傳說
第1章 市場先生的躁鬱症
波動、泡沫和崩盤
異常現象
一大群猴子
第2章 服用百憂解的市場
緣起
簡單性
完全競爭市場之夢
相關理論概況
第3章 混亂的市場
新浪潮
又一波新浪潮
複雜性
行為金融學
第4章 波動性的增強
信息波動性
交易波動性
交易者的波動性
病狀預斷
第5章 抓住20%
誰來負責
堅持到底
鍊金術
長期
第二部分 給我看看錢在哪兒
第6章 蘋果樹和經驗
愚人與智者
基本常識
第7章 你的能力範圍
初始範圍
能力範圍的培養
全面的能力範圍
做決策
第8章 辨識成功
企業燃料
顯微鏡下的管理者
少花錢多辦事
完整的工具箱
第9章 該你做主
資產
收益
靈丹妙藥和安全邊際
現金
市場循環
第10章 擺弄數字
諷刺作品
財務謎語
小結
第三部分 信任經理人
第11章 放眼世界
兩個世界的故事
義務的誤讀
世界大同
第12章 規則和信任
家族企業管理
局部治理
綜合治理
會議上的發言權
第13章 工作中的董事
向CEO致敬
薪酬
交易
資金
審核
第14章 爐火邊的CEO
大師級經理人
行動
初露鋒芒
信任
結論:勝利的文化
致謝
注釋

書摘:

有這樣一位病人,他患有典型的躁鬱症(也叫雙相情感障礙),喜怒無常。他會連續瘋狂地花上好幾個月的錢,買他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在心情愉快的時候,他話多健談,充滿創意,但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後語。他能憑藉魅力叫你買下布魯克林大橋。可突然之間,他的情緒立刻變了,進入了長達數個月之久的黑暗抑鬱狀態,最微不足道的麻煩事兒——比如小小的壞訊息,不盡如人意的結果——都能讓他勃然大怒。
根據專家們的觀察,這種病情或許是遺傳而來,由天生的化學物質引起。此類化學物影響心情、食慾,造成痛苦的感覺,反過來,這又令他體重忽上忽下。病人有可依靠的安全網,如政府的支持,以及類似情緒穩定劑等政府認可的治療方式。但他對自己的病一味否認,憤怒又多疑,有時還不吃藥,結果導致心情出現更猛烈的高低起伏。
顯然,我說的這個“病人”就是股市。它忽而陷入無理性的恐懼,忽而又呈現無理性的貪婪。它興起時,引得大量的資金注入;它蕭條時,這些資金又果斷撤出。它像馬戲團里踩彈簧高蹺的小丑一樣高高躍起,編造著不費力氣就掙大錢的狂野神話。緊接著,它就變臉了,大多數時候,只要聽到這家或那家公司每股僅差了幾分錢沒達到盈利預期,它會像鉛錘一樣直線下降,糾正之前的錯誤。
對市場行為有著準確認識的思考者認為這是不治之症,市場總是傾向於大發一筆,接著大虧一筆,這跟企業或經濟的實際情況毫無關聯。不過,像證券交易委員會這類政府機構,以及像紐約證券交易所這類私立組織,碰到股市有可能出現陣發性不景氣(廉價拋售)時,會啟用“斷路器”關閉股市,或提高保證金賬戶的要求,尤其是對短線炒家。
但目前而言,並沒有什麼根治方法。按格雷厄姆的說法,市場先生拒不承認自己患了躁鬱症。相反,有無數的研究吹捧它是多么的“理性”。數不清的談話和出版物說它“高效”。此外還有車載斗量的“測試版圖書”正在編輯,認為它的波動簡單而準確地向投資者說明了股票的風險。此外還有人推銷簡短扼要的多元化投資組合,說什麼面對這一“高效體制”表現出來的“理性風險”,它能將之減少到最低程度。如果拒不承認“病人”有病,自然也沒辦法治療了。
讓我們把格雷厄姆對市場先生的診斷說得更深入些。有一種名為“立克次氏體”的有害微生物,能引起諸如“斑疹傷寒”等疾病。“斑疹傷寒症”(typhus)這個詞來自希臘語“stupor”,指的是一種意識混亂的麻木狀態。斑疹傷寒症以陣發性抑鬱和精神亢奮為特點。它通過吸血寄生的蜱蟲傳播。這種寄生蟲還會傳播一種名叫“Q熱”的類似疾病。
為了避免Q熱,到有蜱蟲出沒的森林探險,可要做好準備。少不得戴上帽子、手套,穿長袖襯衫和長褲。要是被咬了,謹慎的森林居民會用鑷子取出寄生蟲,用酒精、冰塊和爐甘石洗劑沖洗創口。這些人能存活下來,享受森林的美妙光景。
只有傻瓜才會光著膀子鑽進滿是蜱蟲的樹林,把皮膚,甚至腦袋暴露在外面。等他們發現被蟲子咬了,便會在恐懼的驅使下做出不合理的行動,比如把蜱蟲燒掉,而不是將它們從肉里擠出來。冒失的探險者們繼續興高采烈地在森林裡探險,渾然不知自己感染了Q熱--直到間歇性地爆發抑鬱和狂躁。
在股市叢林,報價蜱蟲也會以相同的方式感染毫無準備的傻瓜。迷戀報價的交易者散播著Q熱疫情,給市場先生的躁鬱症火上澆油。
闖入股市冒險,要像到森林徒步一樣保護好自己:全副武裝地跟傳染Q熱、吞噬財富的價格蜱蟲做鬥爭。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都描述了跟市場先生打交道的相同方法。他們指出,不承認它的症狀、不診斷它的病情,是愚蠢的行為;不加防護就跑進去折騰,讓自己置身於感染源之下,也同樣愚蠢。要反過來,讓市場先生為我所用。
不管是格雷厄姆的市場先生還是上述Q熱的比喻,都不涉及市場參與者的心理狀態。獨立行事的理性人照樣會帶來非理性的市場結果。許多投資者只是遵循專家或大多數意見罷了。隨大流似乎夠理性、夠明智--直到人群徑直跌下懸崖。
P2-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