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要田

耕墾山地的都是近山的貧苦農民,他們是在平地得不到農田的情況下才不得不上山的。 貧苦農民向山要田,山中並沒有現成的耕地,必須用人力去開闢。 “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憶昨深山裡,終朝看火耕”。

唐以前已開始向山要田。唐代又向深度進一步發展,向山要田進行得更為迅猛,從事人數之多和普及之快都超過前代。耕墾山地的都是近山的貧苦農民,他們是在平地得不到農田的情況下才不得不上山的。特別是在土地兼併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山間的小塊土地正適合貧窮農民的需要。 貧苦農民向山要田,山中並沒有現成的耕地,必須用人力去開闢。在生產工具簡陋的時代,要把這些荒野開闢為耕地,往往採取放火燒山的辦法。草木被燒去之後,稍加平整,即可播種。這種方法古人叫做“田”或“種”,唐人多稱之為“燒”或“火田”“火耕田”。“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憶昨深山裡,終朝看火耕”。由上引詩句可以看出深山野谷之中到處在燒,而且經常不斷地燒。山中樹木經常被砍燒,天然植被大量破壞,以致水土流失嚴重。可見開發山田,雖然暫時獲得一點土地,緩和了一些農民缺少土地的矛盾,並取得一定收益,卻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破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