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國學社

吉首大學國學社由吉首大學文學院一批在傳統文化方面有堅實基礎的研究生於2009年11月成立的學術性學生社團。

社團簡介

吉首大學國學社由吉首大學文學院一批在傳統文化方面有堅實基礎的研究生於2009年11月成立的學術性學生社團。她在吉首大學校領導和文學院院領導關懷下,得到了文學院語言學教研室和古典文學教研室全體研究生導師的大力支持。在眾名師的指導下,以“弘揚國學,傳承文明”為社訓,以研究國學、弘揚國學、傳播國學、復興國學並同時提升自身國學素養為主要目標,以學習、研究國學元典為主要內容,以有組織地研讀國學經典、國學學術活動為主要運行方式的獨立自主的學術性校園學生社團。

結社宗旨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吉首大學的每一位普通同學提供一個平台——得以接近,了解,交流,承傳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積極部分,並能嘗試能用自己的心得來解決生命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從自己做起,影響身邊的人。立足湘西,走向全國。“復興不復古”,在能力範圍內,學習、研究中華國學,進而做到繼承和弘揚國學文化;增強大學生的國學文化意識,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為國家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社團活動

晨讀經典、國學大講堂、新年詩會、學習交流

指導老師

簡德彬

男,教授。1963年06月出生,湖南龍山人,土家族,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院學術委員、湖南省社科成果獎評審 。代表論文有:美感層次初論,這一片廢墟:西方藝術哲學的歷史與邏輯,南禪左派般若哲學,超越論美學,張力論美學,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代表著作有:《顛狂之美:美學語境中的狂禪》(嶽麓書社,2001年2月)。

田茂軍

男,土家族,吉首大學教授 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1963年6月出生,湖南省龍山縣裡耶人。吉首大學文學教授,吉首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文藝學碩士生導師,湘西州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湘西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 湘西文化研究會會長、 湘西州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其《銼刀下的風景——湘西苗族剪紙的文化探尋》一書,2004年獲得全國民間文藝學術著作三等獎,2005年獲得湖南省社科成果獎。近七年以來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9篇,主持社科課題3項,其中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一項。2000年被評為湖南省德藝雙馨文藝家,2006年被湘西州人民政府評為德藝雙馨文藝家,2007年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民保工作先進個人。

唐生周

男,1956年2月生,漢族,湖南石門人,教授;200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6年獲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2007年主持的“古代漢語”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07年獲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師名師獎。吉首大學碩士學位評審委員會委員;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論文《從〈說文解字注〉看段玉裁的聲義觀》2004年獲省語言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李啟群

女,教授,土家族,1953年10月出生於湖南永順。湖南省語言學學會常務理事,省總工會授予“芙蓉百崗明星”“崗位建功明星”稱號、 省教育工會授予“崗位建功明星”稱號、省教育廳、省教育工會授予“優秀女教工”稱號、吉首大學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湖南省第十屆人大代表,吉首市第七屆人大代表。。代表論文:湘西州漢語方言兩種特殊語序、湘西州漢語與土家話、苗語的相互影響、龍山靛房鄉雙語報告。代表著作:《吉首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

王煥林

男,1965年生,土家族,湘西永順人,教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連續兩屆榮膺(日本) “笹川良一優秀研究生科研成果獎”。主要從事書法藝術及語言文字研究。在《中國書法》、《書法研究》等專業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2000年獲”全國第五屆書學討論會”二等獎。2005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里耶秦簡研究》。代表著作:《中國書法論稿》。獲獎情況:“川良-優秀研究生科班成果獎”、“第五界全國書法研討會”二等獎。著有《里耶秦簡校詁》、《黃永玉年譜》、《書法史論從稿》等多本學術專著。

劉精盛

男,1965年2月生,湖南漣源市人,漢族,文學博士,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漢語史方向學術帶頭人。中國詩經學會會員,湖南語言學學會會員。讀博期間,獲一等獎學金和優秀科研獎。在《古漢語研究》、《學術界》、《語文建設》、《漢字文化》、《中國語文通訊》、《內蒙古社會科學》、《廣西社會科學》、《唐都學刊》、《船山學刊》、《社會科學論壇》、《延安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漢語史方向的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了訓詁專著《詩經通釋》(湖南大學2007年7月第1版)。代表論文《王念孫的訓詁理論與實踐研究》。

覃遵祥

男,1953年生,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哲學史講座》、《老莊研究》、《大學語文》等課程的教學。出版專著《老子三論》、《中國古代優生學》,參編參譯《十三經今注今譯》、《中國文化概論》等著作。在《孔子研究》、《江西社會科學》等雜誌發表論文近20篇。

呂華明

男,湖南寧鄉人,1954年2月出生於湖南吉首,1971年2月任中學教師,1979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3年至1984年在湖南長沙水電師範學院任教,1985年調入吉首大學中文系任古典文學教師,1994年7月被評為古典文學副教授,2003年晉升為教授。科研方向是盛唐文學,主要成果是在李白研究上,現兼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李白學會理事,湖南省古典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專著《李白新考論》系統地考證了從宋代曾鞏到當代學者研究的歧誤,開創了李白研究中的“神龍元年說”被學界認同為自成一說。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論<史記>的小說因素》《論楊萬里的病態心理對其詩歌的影響》《李白生卒年新考論》等在學術界頗有影響。《唐人李白說考論》獲省教育廳資助項目,1996年5月,《略論道教對李白詩歌的影響》獲湖南省社會科學古典文學優秀論文獎,《李白詩歌的月意象》獲2001年國際華人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2年7月,《再談古籍整理的學術規範》獲四川省社科院一等獎。

呂養正

男,湖南沅陵人,生於1949年11月,1968年10月參加工作。1981年畢業於我校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2002年晉升教授職稱,現任我校文學院漢語言文學教授、文藝學碩士生導師。先後主持參與三項省級科研科題、出版《湘西苗族鬼神崇拜探幽》,發表學術論文近三十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