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籠草

吉籠草

吉籠草高約0.6米,多分枝,全株含檸檬香味,小枝帶紫紅色,密被彎卷白色短柔毛。屬Labiatae科,也叫暹羅香菜。

基本信息

釋義

所屬卷:Elsholtzia Willd.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吉籠草
其它中文名:暹羅香菜(雲南)。
文獻來源:Elsholtzia communis (Coll. et Hemsl. ) Diels (1912), quoad basin. tantum
Dysophylla communis Coll. et Hemsl. (1890).
描述欄位:草本,高約0.6米,多分枝,全株含檸檬香味,小枝帶紫紅色,密被彎卷白色短柔毛。葉卵形至長圓形,先端鈍,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鋸齒,葉面被白色柔毛,背面被短柔毛及淡黃色細小腺點,側脈5—6對;葉柄短,長約2—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穗狀花序生於莖、枝頂端,圓柱形,長約1—4.5厘米,寬約0.8—1厘米,緊密,由具多花的輪傘花序組成;苞片鑽形,長約3.5毫米,被白色疏柔毛;萼圓柱形,外面密被白色長柔毛,果時長達4毫米,萼齒5,近相等,在果時向下彎曲,稍閉合;花冠長約3毫米,漏斗形,外面被疏柔毛及腺點,內面在花絲基部具不明顯的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先端具緣毛,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短而寬,側裂片小,寬不及中裂片的1/2;雄蕊4,前對稍長,藥2室;花柱纖細外露,先端2裂,裂片不相等;花盤淺4裂,前1裂膨大,較子房長。小堅果長圓形,約長0.7毫米,散生棕色毛。花果期10—12月。
分布及生境:產雲南南部,多為栽培。在海拔800—1000米,年平均氣溫18—20°C,年雨量1000-1500毫米的亞熱帶山區、沙壤土上生長良好。緬甸(撣邦),泰國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莖、葉、花富含芳香油,含油量為1.7%,油淡黃色,透明,主要成份為檸檬醛,可作香料工業原料。幼嫩莖、葉可作調味配料,莖、葉煮水服可治感冒消化不良。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解表。
傷風感冒:吉籠草5錢,生薑3片,水煎服。
疔瘡:吉籠草加豆豉搗爛,外敷患處。
鼻淵:吉籠草搗爛塞鼻孔。
扁桃體炎:吉籠草搗汁服。

相關詞條

滇香薷細風輪菜 圓葉薄荷 澳洲茄 西南小葉地筍 旋花茄 矮龍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