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The City Coollege of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是2000年6月經吉林省教育廳批准,由吉林建築工程學院與吉林省國土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二級學院,定名為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2004年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確認為獨立學院。2013年4月更名為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截至2017年10月,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校園占地65.5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83萬餘冊、中外文期刊350餘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100餘萬元;設有建築與規劃學院、管理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等教學院(部)11個,開設本科專業37個;有專任教師570餘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2000年6月,經吉林省批准,由吉林建築大學與吉林省國土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成立二級學院----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
2004年,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確認為獨立學院。
2008年,經吉林省學位委員會批准取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2013年4月,更名為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2015年1月1日,學校加入“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創新聯盟”,並成為理事單位。
2015年11月18日,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新校區落成使用。
2016年3月,學校開始與北華大學、長春工程學院合作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學校簡介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原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位於吉林省省會長春市,始建於2000年6月,是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首批確認的獨立學院,國家計畫內統一招生。是為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領域培養城市規劃、城市建築、城市管理等各行業高級工程技術套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2008年經吉林省學位委員會批准該校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院現設有建築系、土木工程系、市政與環境工程系、電氣信息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外語系、藝術設計系、基礎部、思政部共10個教學系(部),34個本科專業,分布於工、管、文、藝四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9711人。學院現有省級“十二五”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教研項目6項,省級教研項目2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精品課5門、省級優秀課程29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1個,省級教學名師2名,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優秀教材三等獎3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獲省教育廳學生工作創新獎,在吉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檢查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連續四年被評為省級優秀組織單位。在全國大學生第二、三屆藝術展演活動中獲國家教育部優秀組織獎。

本部吉林建築大學坐落於吉林省長春淨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前身是1956年國家城市建設部創建的長春城市建設工程學校,是吉林省第一所土建類中等專業學校,也是新中國首批建立的十所建築類專門學校之一。1960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正式成立“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成為吉林省唯一的土建類本科高等學校。1962年,在貫徹國民經濟調整“八字”方針的背景下,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停辦並改回中專。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復名為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恢複本科建制後,學校採取有力措施,積極充實和改善辦學條件,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速推進學科專業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辦學規模逐步擴大,辦學質量明顯提升。1997年,學校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3年,成功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設有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和國際交流學院等18個院部,開設本科專業45個,涵蓋工、管、理、藝、文、法六大學科門類。

辦學特色

學院擁有一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級專家和省級教學名師。學院設有獎學金、學生科技創新獎學金,同時在校生享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政策。

師資隊伍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在專業布局上,以城市(鎮)建設為服務面向,形成以土建類專業為主,與土建類交叉、複合的科技類、管理類、文學藝術類學科、專業為開拓和延伸的專業布局。學院引進專任教師470 人,具有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247人,占教師比例的53%;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225人,占專任教師的48 %;另聘有兼職院士1人。

優秀人才

(含外聘)

教授59名,副教授189名,講師153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國務院特殊津貼4名。

學院設施

教學設施教學設施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學院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總投資逾3.6億元,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大學生活動中心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與完善的教學設備。學院新校區建設期為三年,一期工程主要建設教學樓、行政樓、學生公寓、教職工宿舍和食堂,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圖書館、實驗室、體育設施、會堂和輔助用房。

校區2個,校園2個,學校占地面積為23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17萬平方米,圖書館總面積為8894平方米,館藏各類書刊 101.9萬冊,語音實驗室座位數336個,多媒體教室座位數4725個,體育場館,現代化綜合體育館,內設籃球館、排球館、體操館、桌球館、健身館和等功能場館;足球場(田徑場)個、籃球場2個、排球場1個、網球場1個、游泳池1個。

院系設定

學院現設有建築系、土木工程系、市政與環境工程系、電氣信息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外語系、藝術設計系、基礎部、思政部共10個教學系(部)。

設有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方向)、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方向)、交通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環境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測繪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安全工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行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英語、日語、藝術設計、、動畫等32個本科專業,分布於工、管、文三大學科門類。

部分特色專業

土木工程。本專業主要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在土木工程方面具有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和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設有建築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建築工程專業方向另設對口教育師資班,培養從事土建類高級職業技術教育的專門人才。在獲取本專業所必須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掌握教育學的基本理論,接受工程教育教學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工程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主幹課程 建築工程專業方向 學生除學習工科基礎理論課程之外,主要學習土木工程材料、測量學、房屋建築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彈性力學、混凝土結構理論、鋼結構理論等專業基礎理論;學習混凝土結構設計、鋼結構設計、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地基基礎、結構抗震、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建築經濟與管理以及計算機套用等專業知識。本方向還開設岩土工程、水工建築等領域的專業課程。就業方向 畢業生具有良好的計算機製圖、手繪圖、運算、實驗、測繪與測試等技能;具有較強的設計、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工程質量和效益觀念;初步具備從事土木工程設計、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建設監理和項目規劃及研究開發的能力。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高等學校、設計和科研單位從事教學、設計、研究工作,也可在施工、投資、開發、建設監理及政府職能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建築學。本專業以建築設計為主線,相關建築理論知識為主幹課程,培養掌握建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建築設計、城市設計等基本設計方法,獲得建築師基本訓練,並能夠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及相應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的綜合型、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幹課程 該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有: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原理、建築設計、城市設計、中外建築史、建築結構和建築力學等。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到各城市建築設計院、規劃設計院或到教學、科研、管理等部門,從事城市與建築領域內的規劃、設計、監理、管理、教育、科研、開發、諮詢等方面的工作。學制:五年。授予學位:建築學學士。

給水排水工程。本專業培養從事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築給水排水工程、市政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及相關領域的設計、施工、管理、科研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培養教育,畢業生將在掌握系統的基礎科學理論、工程技術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給水排水工程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政治素質與道德品質優秀,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熟練的計算機套用技能,同時具備一定的力學、化學、電子和建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主幹課程 水力學、水分析化學、測量學、給排水管網工程、水處理工程、建築給排水工程、水處理微生物學、環境學、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水泵站及給排水施工、水工藝與工程概論、水文學與供水水文地質。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門、設計院所、市政部門以及環境保護、化工、輕工、能源、醫藥等部門或企事業單位從事給水排水工程及其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工程設計、管理、施工、技術開發、環境管理與規劃等方面的工作。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工程管理。本專業培養具備土木工程技術及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等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主幹課程 工程力學、建築結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工程造價、工程契約管理、工程項目管理、數據原理及套用、技術經濟學、會計學、經濟法、管理學等。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從事工程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進行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設計、施工、工程項目全過程的投資、進度、質量控制及契約管理、信息管理和組織協調的能力。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城市規劃。專業簡介 本專業把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結合起來,使學生具備區域規劃、總體規劃、局部地區的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景觀設計等綜合設計的能力。同時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注重綜合素質培養,具備良好的城市規劃素養,掌握城市規劃專業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幹課程 該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有:城市規劃原理、中外城市建設史、城市設計原理、建築設計原理、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等。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到各城市規劃設計院、建築設計院、城市建設規劃管理部門從事城市規劃設計、建築設計以及管理工作,或到教學、科研、房地產開發部門從事相關的教學、研究、策劃和城市開發工作。學制五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電工、電子技術、現代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建築電氣工程技術基礎和實踐技能,能從事建築電氣設計、施工、管理;消防、保全及樓宇自動化系統設計及套用;電子設備安裝調試;建築電氣設備商務等工作的高級複合型人才。主幹課程 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電機與拖動、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及套用、電氣控制技術、供配電系統、消防控制系統、智慧型建築系統、建築電氣設計技術措施、自動化儀表與過程控制等。就業方向 1.設計院,從事電氣工程設計。2.開發公司的電氣施工、管理、監理工作。3.智慧型大廈電氣設備的運行及維護。4.建築職能部門的電氣工程管理。5.施工過程中的設備安裝、調試。6.科研單位的電氣設備的研究開發,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軟硬體開發。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工商管理。 本專業以經濟、法律、管理學等為基礎理論,培養學生具備房地產投資分析、房地產市場調研、房地產前期策劃、建設項目管理、房地產銷售、房地產諮詢、房地產估價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管理素質和較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較強適應能力的高級複合型管理人才。主幹課程 房地產經濟學、土地經濟學、房地產基本政策與法律制度、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房地產投資分析、房地產估價、房地產市場行銷、房地產會計、物業管理等。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從事房地產市場調研、投資分析、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房地產設計與工程及監理招標、房地產項目管理、房地產市場行銷等工作;還可以從事房地產諮詢、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經紀等中介工作以及物業管理工作。學制四年,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簡介 本專業培養從事室內環境設備系統和建築公共設施系統(包括供熱、通風、空調、城市熱力網、城市燃氣、建築給排水及消防設備和建築電氣等)的設計、研究、管理和開發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培養教育,畢業生將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礎及外語、計算機套用能力,並掌握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技術的基礎理論與知識、具有對各種建築環境設備系統進行設計、施工調試和運行管理的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計算機、電子、機械和建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主幹課程 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機械原理、建築環境學、建築環境測試技術、自動控制原理、流體輸配管網、暖通空調、計算機原理、電子電工學和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學等。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政府部門、城市規劃和市政管理部門及環保部門從事技術與管理 (供熱、供水和供氣)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在專業設計院所從事設計、研發等技術工作;在中外資企業從事設備開發、工程組織與技術實施、工程施工安裝和工業企業設計等技術工作;或在其它工作崗位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程技術、安全監督、物業管理、建築監理等技

術與管理工作。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本理論基礎,掌握結構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察、規劃、結構設計、施工和工程造價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術和知識,具備從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開發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和較高的專業外語水平的高級專門人才。主幹課程:除工科基礎理論課程之外,主要學習土木工程材料、測量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 、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岩體力學、彈性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等專業基礎理論和城市地下空間工程規劃與設計、地下工程結構與設計、地下工程測試與檢測、隧道與捷運工程、地下工程施工與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等專業理論課程。就業方向:本專業就業單位廣泛,可在城市地下鐵道、地下隧道與管線、地下商業與工業空間、地下儲庫等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施工、管理、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繼續深造可報考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等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學制四年,予學位:工學學士。

交通工程。 本專業以道路交通為重點,道路工程與交通工程並重,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主要培養從事交通控制與管理、交通規劃與設計、運輸管理、交通建設項目的施工組織與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管理人才。主幹課程 學生在校期間,除學習公共基礎課外,還要學習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運籌學、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岩土工程、結構設計原理等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包括交通系統工程、城市道路設計、路基路面工程、城市規劃原理、交通工程基礎、道路工程經濟與管理、公路勘測設計、交通工程設施設計等。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開設大量選修課,如交通管理控制、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規劃、公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等課程。為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在校期間還要接受交通規劃課程設計、路橋施工實習和道路勘測設計實習等實踐環節的訓練。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到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交通研究與設計單位、交通建設施工單位等從事道路運輸規劃、高等級公路設計施工與管理、城市交通系統控制與管理等工作。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安全工程。 本專業培養能從事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健康環境檢測與監測、安全設計與生產、安全教育與培訓等方面複合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將系統的掌握建築、商廈、物業、交通、航空航天、工礦的災害防治技術及工程和通風除塵、淨化與空氣調節、安全監測與監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統工程、安全監察和管理等專業知識,並具備一定的計算機、電子、機械和建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主幹課程 燃燒與爆炸學、安全工程學、通風空調與淨化、安全監測與監控、職業衛生學、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分析化學與物理化學、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安全法規、建築消防工程、建築防火排煙等。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政府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建築工程公司、工礦企業、消防管理部門、各類安全(鍋爐壓力容器、防爆防火等)檢測部門、建築設計院(通風除塵、淨化空調、消防、防排煙等)、交通部門,以及航空航天行業、物業管理公司、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單位從事安全工程及其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管理、施工、技術開發、教學、科研與規劃等方面的工作。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科門類4 個,專業類32個

獲獎統計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據學院官方網站顯示,學院現有省級“十二五”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教研項目6項,省級教研項目25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7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精品課5門、省級優秀課程29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1個,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優秀教材三等獎3部。

教學科研

學院水質工程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大學物理實驗、高等數學、工程造價、材料力學、土質學與土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房地產市場行銷十門課程被吉林省教育廳評為“省級優秀課程”。

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統計表

序號 項目名稱 學科門類 項目來源 負責人
1 強噪聲下 諧波 恢復的混沌估計方法研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程鳳芹
2 格線資源管理的研究及套用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劉磊
3 輕鋼節能結構體系節點性能研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趙瑩
4 污泥減量技術研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宋瑋華
5 CASS工藝處理寒冷地區生活污水的試驗研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陳淑芳
6 獨立學院和諧校園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法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曹士貞
7 關於吉林縣域經濟超常規發展的戰略思考與模式創新 法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王桂芳
8 長春市激活 二手房市場 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研究 管理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董晶
9 關於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風險投資評估體系的研究 管理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閆金秋
10 特色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管理學 吉林省教育科學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 於仰南
11 我省汽車產業自主創新現狀與能力提高對策研究 管理學 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辦公室 於仰南
12 高精度信號發生器 工學 城建學院 沙勝賢
13 基於 數據挖掘 技術的教務管理系統的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於玲玲
14 基於遺傳退火的最大簡約樹構建的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劉清雪
15 基於形式規約的UML序列圖的語義處理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劉玥波
16 輕鋼節能結構體系節點性能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趙瑩
17 關於外語交際能力的本質特性——突然性的初步研究 文學 城建學院 孫長順
18 視覺識別系統 在城建學院各部門的套用 文學 城建學院 陳希文
19 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建設及運行模式研究 管理學 城建學院 宋敏
20 長春市激活 二手房市場 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研究 管理學 城建學院 董晶
21 長春市會展品牌建設研究 管理學 城建學院 郭繼秋
22 我省汽車企業的 經營風險管理 研究 管理學 城建學院 郎春婷
23 基於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 低碳經濟 的路徑和方法研究 管理學 城建學院 陳湘芹
序號 項目名稱 學科門類 項目來源 負責人
1 基於 uCLinux 的車載通信系統的研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張素莉
2 長春建工集團 吉林省石羽加氣凝土原料及 配料系統 計算機控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李學軍
3 吉大第一醫院二期工程變形監測數據處理問題的研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王曉光
4 公路隧道光信息適應度對策研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常伏德
5 城市道路交通流失穩態理論模型研究與套用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於德新
6 基於 小波分析 和 支持向量機 的ERT系統流型識別研究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張華
7 微機繼電保護實驗教學裝置的研製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鄭守柱
8 基於 步進電機 控制的平面切割模型的設計 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曲娜
9 薩滿文化對《 源氏物語 》的影響 文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於長敏
10 樹脂材料與箔金屬材料結合與套用 文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王守雲
11 獨立學院大學生 學習動機 的調查研究 教育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李碩
12 完善現代農村金融制度研究 管理學 吉林省教育廳科研產業處 於仰南
13 計算機仿真技術在建築工業中的套用研究 非工學 吉林省教育廳 科研產業處 李險峰
14 基於 隱性知識 共享下提高獨立學院教師素質的策略研究 非工學 中國教育技術學會 王千
15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 物流發展戰略研究 管理學 吉林省科技廳 於仰南
16 雙頻載入對骨生物力學影響的研究 工學 吉林大學 梁麗傑
17 高 路堤 涵洞結構的系統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李文華
18 基於分布自感知的電子服務組合技術的研究及套用 工學 城建學院 孫宏彬
19 低 承台 複合樁基 在豎向荷載作用下 承台效應 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金菊順
20 大城市巨觀交通聯動誘導系統關鍵技術研發 工學 城建學院 於德新
21 基於動態信息的中心式誘導路徑最佳化方法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魏丹
22 深基坑 邊坡變形監測數據處理方法的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王曉光
23 公路隧道光信息適應度對策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周世生
24 基於交通流失穩態建模的城市交通擁堵動態疏導方法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常麗君
25 基於 小波分析 和 支持向量機 的ERT系統流型識別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張華
26 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裂紋紅外熱波無損檢測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趙璐
27 真實場景的圖像拼接方法研究及其套用拓展 工學 城建學院 孫焱
28 新型鋼保溫結構體系節點性能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趙瑩
29 淺埋、大跨度、穿越不良地質隧道施工關鍵技術與安全保障體系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李丹丹
30 Curvelet變換在 圖像識別 中的研究 工學 城建學院 劉磊
31 抑制房價政策問題研究 管理學 城建學院 劉薇
32 完善現代農村金融制度研究 管理學 城建學院 於仰南
33 日本古代女作家與中國民俗關係的研究——以 紫式部 、千代女為中心 文學 城建學院 於長敏
34 遊戲視覺設計在藝術互動領域中的套用 文學 城建學院 邵兵
35 樹脂材料與箔金屬材料結合與套用 文學 城建學院 王守雲
36 計算機仿真技術在建築工業中的套用研究 文學 城建學院 李險峰
37 皮雕藝術的研究與實踐 文學 城建學院 劉東
38 放電低溫電漿在室內空氣淨化中的實驗研究 理學 城建學院 姜廣軍
39 獨立學院大學生 學習動機 的調查研究 教育學 城建學院 李碩
40 新形勢下吉林省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孫艷春
4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的實施途徑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葛君梅
42 民國時期東北旗人生存狀態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宋莉莉
43 臨街建築立面可持續性改造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李曄凌
44 吉林省房地產業應對房地產新政的策略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劉楠
45 吉林市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郎春婷
46 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培養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梁香竹
47 當代公民慈善價值觀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宋穎
48 商業插圖抽象形式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吳佳笠
49 長吉圖 先導區 建設的產業布局戰略研究 非工學 城建學院 王芳

學院領導

院長 王永平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漢族,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哈爾濱建築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先後擔任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院長助理、主管教學副院長、正廳級巡視員等。獲得吉林省高校先進個人,長春市勞動模範,長春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擔任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專家。兼任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委員,吉林省高校專業設定評審委員會委員。

現任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院長,主持學院全面工作。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漢族,中共黨員,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曾任職于吉林省計畫委員會社會發展處,吉林省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吉林省高校後勤協會常務理事,吉林省普通高校學生申訴委員會委員,吉林省高校德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副會長,大學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評估專家。

現任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分管學院學生工作、院團委、招生就業處、宣傳部、黨校、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後勤處、大學生創新教育中心和網路信息中心。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漢族,中共黨員,研究員,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哈爾濱建築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先後擔任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黨總支書記、黨委委員。

兼任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教育科研管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網學術委員會顧問委員。曾獲長春市高校工委優秀黨務工作者、長春市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吉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現任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教學和圖書館工作。

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

漢族,中共黨員,教授。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熱能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曾任原長春建築高等專科學校(現長春工程學院)系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 先後擔任長春星宇集團副總經理兼星宇地產總經理,吉林亞泰地產總經理,英國切尼基金北京投資發展公司高管等職務。曾被選拔為國家原主管部委系統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曾榮獲國家教育部和人事部頒發的 “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主持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創建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學校,編著系列專業課程教材6部,主持建築節能和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科研課題8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各1項。曾被選拔為國家原主管部委系統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曾榮獲國家教育部和人事部頒發的“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在企業期間,曾組織各類房地產項目、工業項目和物流項目等的開發策劃、規劃設計、行銷、項目建設管理等。有關項目被國家相關部委命名為“全國建築節能示範工程”,“全國金太陽示範工程”。已被省人事廳專家人才庫收錄,吉林省建設廳和長春市建委聘為專家。

現任吉林建築大學城建學院副院長兼科研與發展規劃處處長、分管教學質量監控、科研和基建工作。

新校區建設

建設地址

新校區規劃圖新校區規劃圖

新校區選址位於長春市寬城區軌道客車裝備產業園區,現為寬城區蘭家鎮六馬村,規劃占地面積為51.5hm。本項目建設期為3年,即為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

建設內容

學院文化建設學院文化建設

1、新建建築物總面積為306921.11m(其中校舍建築面積299549.34m)。

2、配套購置設備175台(套)。

學院新校區項目占地面積51.5萬平方米,計畫總投資8.9億元,建築面積30.8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建築面積17.3萬平方米;學生公寓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食堂等輔助用房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

建設期為三年,一期工程主要建設教學樓、行政樓、學生公寓、教職工宿舍和食堂,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圖書館、實驗室、體育設施、會堂和輔助用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