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岔路河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

吉林岔路河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

吉林岔路河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位於吉林省長吉南線公路(長春市至吉林市)中段,區中心西距長春市50公里。是吉林地區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全區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寒暑溫差大,四季變化明顯。

基本信息

吉林岔路河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吉林岔路河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

發展背景和有利條件

(一)區位優勢

1、區位優勢

永吉岔路河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位於吉林省長吉南線公路(長春市至吉林市)中段,區中心西距長春市50公里,東距吉林市53公里,距國際機場30公里。區位優勢突出,可同時接受吉長兩市輻射帶動,並輻射四個縣級市十七個鄉鎮150萬人,處於吉長經濟走廊的黃金地段,吉林省政府“十一五”規劃的長春市大外環公路從區內跨越,是吉林省建設長吉經濟走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交通優勢

這裡交通便利,每天由長春、吉林兩市發往或途經開發區的班車150餘次,是吉林地區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二)資源優勢

1、氣候條件

全區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寒暑溫差大,四季變化明顯。年平均氣溫在4.9℃,年最低氣溫為零下36℃,最高氣溫為零上38℃。年平均無霜期130—13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650—70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達2500—2800小時,實照率為65%,作物生長季節為4—9月份,日照時數達1500—1600小時。年平均地溫為9℃,全區年平均風速在2米/秒左右。年總蒸發量在1100一1200毫米。

2、水利資源

全區水資源極其豐富,水儲量可達6.8億立方米(包括地下水、地表水等),境內有星星哨水庫、蛤螞泉水庫、白家水庫、仁家店水庫、狼頭水庫、頭道溝水庫等,其中星星哨水庫是省內大型水庫之一,庫區集水面積845平方公里,上游無污染源,正常蓄水11600萬立方米,最高蓄水26500萬立方米,庫壩長510米,高33米,具有防洪、灌溉、發電、養殖、旅遊等綜合功能。區內有岔路河、飲馬河、熬龍河、二道河、葦子溝河、二甲營河、蛤螞泉子河等七條大小河流。全區地表水和地下水較為充足,都屬於淡水,適宜灌溉農田、養魚、發電。

3、土地資源

全區總耕地面積19000公頃,其中:水田15000公頃。全區水土保持治理率達到92%,森林覆蓋率為13.5%。全區有六個半山村,有山林荒地10788公頃,適應野生動植物繁殖生長環境。全區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盛產糧食,是吉林省主要的產糧基地,尤以水稻聞名,年產稻米15萬噸,暢銷全國各地,是國家A級綠色稻米產區。

4、礦產資源

境內已勘探出石油、天然氣、地熱、礦泉水等礦產資源。深達3000米的“昌一23”地熱井,常年水溫60℃以上,地下水地熱可用於城區供熱。地下水蓄積量超億噸,可連續開採200年以上,富含氟、矽、鍶、鉬、氡、鎂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形成了高品位極具開發價值的礦泉水和理療保健洗浴溫泉水。尤其是石油、天然氣,省油田已確定2007年秋收後進行開發。

5、旅遊資源

域內的旅遊資源豐富,有星星哨水庫,萬昌地熱溫泉、生態觀光農業等,已納入吉林市旅遊開發總體規劃。

(三)政策優勢

永吉岔路河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級開發區,享有省級開發區的各項優惠政策。開發區內實行封閉管理,簡化辦事程式,重大問題採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方法處理。實行承諾制度,一站式辦公,為經濟發展創造寬鬆的軟環境。

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開發區由兩鎮一局組成(岔路河鎮、萬昌鎮、星星哨水庫管理局),區管委會、黨工委為副縣級建制。下設四個局,即:特色產業局、土地規劃建設局、經濟發展局、財政審計局。辦公地點設在岔路河。全區共轄兩個鎮,34個行政村,12個居民委。有15個省、市、縣直屬單位駐在區內。總人口10.1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萬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占總人口90%,少數民族有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壯族等。2001年6月24日被聯合國工發組織綠色專家委員會確認為“綠色產業科技示範園”,全區經檢測已通過了國際ISO一14001環境體系認證。

開發區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全區現有企業2800戶(包括個體工商業戶),其中規模企業13家。2006年末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8.523億元;財政收入實現234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9.8億元;招商引資實現3.98億元。

開發區種養業發達,年出欄生豬20萬頭、奶牛3000頭、黃牛5萬頭,果品5000噸,蔬菜10萬噸,肉、果、菜質高價廉,在長吉兩市享有盛名。是吉林地區重要的多種經營生產基地、農產品集散地。

開發區所在地岔路河鎮市場繁榮,商貿活躍,輻射集聚功能極強。目前已形成農貿、輕工、果品批發、畜牧、生產資料、建材、勞務、房地產等八大常年性市場,市場設施逐漸完備,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開發區旅遊資源豐富。省內聞名的星星哨水庫旅遊區山水相連,風景秀麗。萬昌地熱溫泉吸引了省內外遊客,開發潛力巨大。

小城鎮建設突飛猛進,農村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開發區基礎設施達到了“七通一平”。城區道路實現硬覆蓋,上下水設施齊全,電力容量充足,可為各行各業發展提供動力保證;開發區實現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全國聯網,有線電視進戶,差轉台可自辦節目,發布信息。

開發區是永吉西部的衛生醫療、金融服務中心。永吉縣第二人民醫院以良好的信譽、優質的服務、先進的設備為民眾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永吉二中、中心校教育設施齊備,師資隊伍優秀,可為開發區建設提供人才保障;農業銀行、信用社存貸款業務均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城鄉居民儲蓄額達2億元以上。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人壽保險公司、社會保險公司在開發區內設了辦事處,可提供方便快捷的保險服務。國稅、地稅、工商、公安、交通運輸均在區內設有長駐機構,為開發區提供服務和保障。開發區所在地是國家重點鎮、吉林省經濟十強鎮、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生態鎮、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鎮。

開發區的產業發展得到了省市領導大力支持,省委書記王珉、原省委書記王雲坤、副省長楊慶才、全哲珠、矯正中多次來我區調研,在產業發展、布局特點、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等方面得到了領導們的指導和肯定。

主導產業

開發區以綠色資源為依託,重點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和精品畜牧業。實施萬公頃綠色水稻工程,建設萬公頃綠色、有機水稻基地,創建全國綠色稻米第一區,現已形成年加工能力30萬噸的綠色米業加工群體。打綠色品牌,走精細加工之路,發展奶牛、生豬、特種養殖等精品畜牧業,以吉林哈啤、吉綠昌盛米業、九牛奶牛養殖園區、美國PIC優質種豬繁育基地等企業為龍頭,走公司+基地+科技+農戶的經營模式,逐步擴大深加工規模,拉動了相關產業發展。概括起來說要重點建設四個基地:萬公頃綠色水稻基地;生豬養殖基地;棚膜經濟基地;水域風光旅遊基地。

開發區建設目標

把岔路河打造成:重點依託長春,有效連線吉林,產業發達、輻射面廣、帶動力強、財稅貢獻能力大、全省大型的現代農業新區,長吉兩市一體化發展的工業衛星城和長吉南線生態經濟的隆起帶。

用3-5年時間集中精力建設四個功能新區:

1、擴張迅速起步的工業集中區:通過三年努力,力爭使工業集中區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0戶,實現GDP10億元,創造財政收入5000萬元。把工業集中區建成長吉兩市一體化發展的工業衛星城。

2、擴充品種齊全的商貿集散區:利用岔路河發展商貿業的人文、區位、設施等優勢把岔路河建成長吉南線的商貿集散地。

3、營造產業發達的現代農業區:繼續提升優勢種植業、精品畜牧業發展水平,不斷最佳化稻米品質,強化萬公頃水稻基地建設,把岔路河建成全國綠色水稻第一區。

4、構建特色鮮明的生態旅遊區:充分利用蓮花山滑雪場萬昌地熱溫泉星星哨水庫等旅遊資源發展生態旅遊經濟,把岔路河建成吉長兩市的生態後花園。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