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遜謎團

paradox):英國經濟學家吉布遜對1791年至1928年長達137年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名義利率與物價保持一種變異的正相關。 凱恩斯在其1930年出版的《貨幣論》一書中,將這一現象稱之為吉布遜謎團。 根據傳統理論,利率與物價應反向變動,但吉布遜的發現恰與傳說理論相悖。

吉布遜謎團(Gibson paradox):英國經濟學家吉布遜對1791年至1928年長達137年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名義利率與物價保持一種變異的正相關。凱恩斯在其1930年出版的《貨幣論》一書中,將這一現象稱之為吉布遜謎團。
根據傳統理論,利率與物價應反向變動,但吉布遜的發現恰與傳說理論相悖。“吉布遜謎團”提出的利率與物價正相關的現象,最早是由費雷加以解釋的,之後維克塞爾用他的自然利率與貨幣利率相背離影響物價加以解釋,此後弗里德曼等都進行了解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