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井岡山風景區

吉安市井岡山風景區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面積261.43平方公里,分為11個景區,76處景點,460多個景物景觀。這裡千峰競秀,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融雄、險、秀、幽、奇為一體,峰巒、山石、瀑布、溶洞、溫泉、珍稀動植物、高山田園風光應有盡有。既有氣勢磅礴的雲海、奇妙獨特的飛瀑、瑰麗璀璨的日出、蜚聲中外的十里杜鵑長廊,又有享譽全球的黃洋界、茅坪八角樓以及被載入百元人民幣背景圖案的井岡山主峰,更有亞熱帶次原始森林、稀有的珍貴樹種、棲息林海的珍禽異獸,這一切使這塊紅土地更具魅力,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基本信息

景區介紹

既有氣勢磅礴的雲海、奇妙獨特的飛瀑、瑰麗璀璨的日出、蜚聲中外的十里杜鵑長廊,又有享譽全球的黃洋界、茅坪八角樓以及被載入百元人民幣背景圖案的井岡山主峰,更有亞熱帶次原始森林、稀有的珍貴樹種、棲息林海的珍禽異獸,這一切使這塊紅土地更具魅力,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先後開發了茨坪、龍潭主峰黃洋界茅坪、龍市等六個景區、30餘處景點。井岡山環境優美,風光綺麗,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數超過8000個,有的地方達到12000個,人稱“天然氧吧”。這裡無污染,無噪音,森林覆蓋率達86%,生態環境極佳,超過國家一級標準,是理想的旅遊避暑療養勝地,當年,朱德委員長重上井岡山時揮毫寫下了“天下第一山”的題詞;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暢遊井岡山後,感慨萬千,揮筆寫下“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游”的讚美詩句。1982年井岡山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與1998年分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1年元月又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

歷史意義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從這裡走向勝利。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了中國革命歷史的光輝史冊,被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區內景點

井岡山茨坪景區

井岡山井岡山
茨坪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中心,主要遊覽、參觀點有: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該館建於1959年,現有館藏3000多件。館標是1962年朱德同志重上井岡山時題寫的。該館經過幾次維修、完善,以聲光、電和實景模型等現代化手法,再現了當年井岡山革命鬥爭的歷史風貌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該陵園建於1985年,1987年10月,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60周年之際對外開放。烈士陵園由紀念堂、雕塑園、碑林和紀念碑四大部分組成,布局新穎、氣勢恢宏。

茨坪革命舊居舊址群:位於茨坪東山腳下,是一處青瓦黃牆的“乾打壘”建築群。陳列開放的革命舊址共有七處:毛澤東同志舊居、紅四軍軍部舊址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舊址、軍官教導隊舊址、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公賣處舊址、中共湘贛邊界特委舊址

主要景點還包括南山公園、挹翠湖、五馬朝天等。

龍潭景區

井岡山井岡山
是井岡山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集中的一個著名景區,面積889公頃,距茨坪7公里。這裡谷幽林深、瀑布成群、奇峰奇石、造型別致、形神兼備。遊人無不讚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匠。

龍潭:又稱五龍潭,在不到兩公里的流程中,五神河水五次飛越懸崖,形成五個形態相異的瀑布和深潭。由入口處而下,經鷹嘴岩、攬雲台、長壽泉、方壺泉,到碧玉潭(青龍瀑)順山谷而下,依次有黃龍瀑-鎖龍潭、赤龍瀑-珍珠潭、黑龍瀑-飛鳳潭、白龍瀑-仙女潭。這些瀑布成梯級分布,一瀑一潭,白龍瀑落差40米,湍急的水流在錯落有致的岩石上維妙維肖地勾勒出一翩翩起舞的少女形態,呼之欲出,堪稱一絕

主要景點還包括:小井紅軍醫院、紅軍洞、長虹瀑、水簾瀑、金獅面、金龜擊鼓等。

黃洋界景區

距茨坪17公里,全區面積700公頃,包括黃洋界、八面山、大井三大景點,有遊覽點10處。黃洋界是井岡山鬥爭時期著名的五大哨口,海拔1343米。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因毛澤東同志“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詩詞而聞名。黃洋界有氣勢磅礴的雲海奇觀,故黃洋界又名“汪洋界”。

紀念碑: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由一塊豎碑和一塊橫組成。橫碑正面刻著毛澤東同志《西江月.井岡山》的手跡, 背面是朱德題寫的“黃洋界”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豎碑高12米,正面鐫刻朱德“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的題字,背面是毛澤東的手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大井毛澤東舊居:距茨坪7公里。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上井岡山就住在這裡。這裡流傳著毛澤東訪貧問苦、改造王佐部隊、看書、練兵的許多故事。朱德、陳毅舊居、彭德懷舊居也在這裡。1961年國務院批准,大井毛澤東舊居、“常青樹”、“讀書石”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還有槲樹、哨口工事、哨口營房、八面山哨口及雙馬石哨口。

主峰景區

是風景名勝區中最大的一個景區,面積5050公頃,包括五指峰、水口、雙馬石、坪水山等四個地方,有景點10多處。

主峰:又名五指峰,距茨坪6公里,海拔1438米,因五座山峰並列,酷似五指故名“五指峰”。100元人民幣背面的圖案就是主峰,她已成為井岡山的象徵。這裡還是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帶。

水口:與五指峰相連,相距3公里。這裡風光秀美,尤以曲溪幽谷、碧潭峰巒和杜鵑林聞名,有“奇虹峽”、“瓊琳仙境”之稱。有錦繡谷、彩虹瀑、鵑島、龍門、天劍峰、太守峰、石門奇觀等景觀。

彩虹瀑落差96米,分三級奔騰而下,如銀河倒掛、蒼龍騰飛。夏季每當上午十時許,有太陽衍射在瀑布上,即呈現一道七色彩虹,五彩斑斕、絢麗多姿,堪稱一大奇觀。

主要景點還包括雙馬石哨口、“雷打石”(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誕生地)等。

筆架山景區

面積2200公頃,包括筆架山、硃砂沖、黃坳、行洲標標群等地,有數十個遊覽點。

筆架山:距茨坪30公里,海拔1357米。筆架山主要由中峰(揚眉峰)西峰(望指峰)、東峰(觀音峰)三大峰組成一個“山”字形,遠遠望去,猶如筆架,故名筆架山。筆架山雄偉壯麗、蔥蘢峻拔、逶迤奇險、風光秀麗。著名的景點景觀有七大山峰、五大奇觀。還有大小松島等10多處景點。七大山峰為古柏峰、望指峰、石猴峰、揚眉峰、觀島峰、孔雀峰和石筍峰。五大奇觀為:十里杜鵑長廊、十里台灣松、看日出、觀雲海、珍稀植物。這裡還有群猴聽訓、佛手指天、天燭峰、巨象峰等景觀,活靈活現、妙趣橫生。

桐木嶺景區

面積4500公頃,包括桐木嶺旗鑼坳、石燕洞。桐木嶺與山下相差500米,高聳兀立、巍峨挺拔,有“鶴立雞群”之勢,當年這裡設有一個總哨口和三個哨口。曾有一首歌謠形容這個哨口:“高山峻岭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石燕洞:距茨坪12公里。因常年棲息石燕(蝙蝠)而得名。她是新發現的一個大型溶岩石洞,洞內撲塑迷離、曲折深幽。洞內洞中有洞,沿上洞下復有洞。目前探明有七個相連的大洞,還有些小洞,最大的一個洞象個可容納千人的地下大禮堂。洞內鐘乳石發育完善、玲瓏剔透、造形優美、形象逼真,各種石林、石柱、石筍、石乳、石花千姿百態。尤以“雙坐蓮下”、“三娘教子”、“幼鹿吮乳”、“天鵝曲頸”、“擎天立柱”等景觀令人叫絕。

湘洲景區

總面積三千四百多公頃,位於茨坪東部地區,距茨坪三十公里。

景區以險峻的高山峽谷,神奇次原始林和珍稀樹木、花草為主要特色。

景區內珍稀瀕臨滅絕植物有上百科,上千種。有白豆杉、觀光木、柏樂樹、香果樹、南方大鐵杉、黃山木蘭、福建柏、天目紫莖、黃蓮、八角蓮、竹節人參和具有井岡特色的獨有物種井岡山厚皮香、井岡杜鵑、紅毛杜鵑、井岡山獼猴桃等等。景區中的北坑、高屋的仁昌木蓮林、樂昌含笑、木英紅豆;錫坪的東京白克木、鹿角栲、南方紅豆杉;還有冷杉、銀杏、含笑、黃山木蘭、天目紫莖等,已分別列為井岡山自然保護區的保護點。

景區內的嚴嶺嶂,海拔1488米,屬井岡山風景區內第三座高峰,有美麗的大片台灣松和其他珍稀動植物,遠眺可見萬安、贛州等地,風光十分宜人。

景區內主要景點包括:白水寨、湘洲田園風光蛤蟆落井、嚴嶺嶂等。

仙口景區

位距茨坪南面三十公里,面積494公頃,是一個正規劃開發的新景區。這裡的山石、溫泉、瀑布、高山田園等自然風光和獨特的客家風情,引人入勝,讓人留連忘返。

牛頭沖、長坪瀑布 牛頭沖、長坪兩瀑布是仙口景區的一大自然景觀。牛頭沖瀑布四十餘米,長坪瀑布一百八十餘米。瀑布氣勢雄偉,奔騰飛突,一片雷鳴,震撼整個山谷。

熱水洲 遠遠望去一片熱氣升騰。溫泉從依山傍水的山澗溪流邊沙灘上冒出,水溫達80℃左右,終年不斷。

井岡山客家風情水上漂游,是一個以客家文化和生態農業觀光為主,融休閒性、娛樂性、知識性、參與性為一體的旅遊項目。

礱市景區

位於礱市鎮,在黃洋界西南面,距茨坪50公里,是朱毛會師聖地。礱市是一個山青水秀的小山鎮,位於井岡山北麓的莽莽叢林之中,城區面積8平方公理,全鎮人口18000人。龍江河自南向北流貫全鎮,兩岸樹木蔥鬱,會師聖地與山水生態相融合的意境逐步形成。

礱市景區包括:礱市古城和睦村,以人文景觀為主。所含景點主要沿龍江兩岸布局,其主要景點有:紅軍教導隊舊址、紅四軍建軍廣場、會師橋、紅四軍軍部舊址、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舊居、會師紀念碑、紀念館和井岡山根據地烈士陵園、龍江書院等。

礱市有聞名中外的會師橋、會師廣場、會師紀念館和會師紀念碑。從會師紀念碑往西北方向步行500米,就是毛澤東與朱德當年相會的文星閣。

茅坪

位於黃洋界西面,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4000人,距茨坪32公里,距龍市16公理,是井岡山鬥爭時期黨、政、軍最高領導機關所在地。
茅坪景區以茅坪鄉政府駐地(茅坪村)為中心,面積約9平方公理。四周群山環抱、樹木茂密。發源於黃洋界西麓的茅坪河流貫全境。該景區充分體現了革命勝跡與田園風光、小橋流水、古樸民居相交融的意境流。景區內四季氣候溫和,風效指數和舒適指數均達到適應旅遊要求標準。

茅坪景區包括:茅坪、步雲山白雲寺、大隴、桃寮四個組成部分。

茅坪景區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以人文景觀為主。井岡山鬥爭時期,湘贛邊界黨、政、軍領導機關和紅軍後勤機關都曾設在這裡。現保存的革命舊址20多處,其中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6處,屬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8處。主要有八角樓毛澤東和朱德、陳毅舊居,中共井岡山前委和湘贛邊界特委舊址、湘贛邊界黨的“一大”和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舊址、紅四軍士兵委員會舊址等。

其它景點有:慎公祠、步雲山“白雲寺 ”、象山庵等。

鵝嶺景區

包括:鵝嶺、新城、柏露三個組成部分。

鵝嶺位於桐木嶺北面,距茨坪三十公里,

海拔1408米。鵝嶺從腳至峰頂,有一條古人精心修築的石板道,九曲十彎,盤鏇而上。當攀越“通仙險關”後,迎面便是拔地千仞的玉筍峰二竿,其狀如鵝,“鵝嶺”、“鵝山”便由此得名。鵝嶺因山形似鵝,秀潤如玉,故又稱玉鵝嶺。

峰巒娟美

鵝嶺終年雲霧繚繞,名勝古蹟遍布山峰,景色迷人。山上有土地庵、娘娘仙、劉興祚三殿。土地庵原有數尊菩薩和土地神像。鵝嶺不啻仙境,留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和名勝古蹟。其間石紋縱橫,如書卷迭置,是為“萬卷書”:有平石一方,儼若棋盤,即為“棋盤石”,棋子縱橫布列有序。相傳上界玉皇大帝七個女兒,在丹鳳池內珊瑚亭中玩厭了,常翩翩結伴來此,飽覽一番人間美景。據說此山原日增三尺,王母娘娘見狀太驚,解下裹腳帶,束置山腰,才遏其長勢,至今猶見環山白石一圈。“神功妙濟真君”許旌揚,追捕“孽龍”,途經鵝嶺,壁石試劍,留下“試劍石”,至今“劍痕”猶存。

此外,還有三生石、聰明巔、甘露泉、煉丹灶、仙人撐傘等景點,均耐人尋味。在土地庵門口有神鍾一尊,上面鑄有“鵝山蒼蒼,江水泱泱,仙子尋跡,遠自漢唐,英烈奮武,夸顯其光,作鍾道記,煉音鏗鏘,朝迎扣摯,聲振八方,上窮碧落,下徹泉鄉,河清海宴,率土安康,萬年不朽,永鎮殿堂。明永樂十五年?(1418年)十月”的文字,這說明鵝山遠自漢唐。神話傳說活龍活現,就有遊人到此。明代詩人李錫遊覽鵝山後留有《鵝山》:

 試劍人何處,藏書深復深。
 空山未剝啄,喬木異明陰。
 頓息塵凡慮,時聞鶴猿吟。
 可容長抱膝,結屋白雲嶺。

在井岡山鬥爭時期,留守在井岡山堅持鬥爭的紅軍也曾在鵝嶺上宿過營。紅軍三十二團王佐及其部屬就常在此埋伏,同反動軍隊進行浴血奮戰,拼搏周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