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樂樹

落葉喬木,高達20米,胸徑約60厘米。 蒴果近球形,成熟時棕色,長2~4厘米,木質。 為中性偏陽樹種,幼樹耐陰。

樂樹
又名種萼木,屬於柏樂樹科,拉丁學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落葉喬木,高達20米,胸徑約60厘米。小枝有心臟形葉痕。葉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40~80厘米,小葉長圓形、窄卵形或窄倒卵形,下面有銹色柔毛。花為兩性,白色,直徑約4厘米,雄蕊棒狀,子房狹卵圓形,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近球形,成熟時棕色,長2~4厘米,木質。種子近球形,橙紅色。
生長於亞熱帶低山至中山地帶,海拔500~2 000米濕潤的溝谷、溪旁坡地。土壤屬紅壤類中的黃紅壤,呈酸性pH值4.5~6.0,肥力較高。常散生於常綠一落葉闊葉混交林中。為中性偏陽樹種,幼樹耐陰。深根性,抗風力較強,稍能耐寒,但不耐高溫。分布區東部的伯樂樹於3月中旬冬芽開始膨大,4月上旬展葉;花於4月下旬開放,5~6月為盛花期;果實於 10月成熟。
星散分布於安徽、浙江、台灣、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湖北。為中國特有的古老殘遺種,有重要科研價值。木材硬度適中,不翹裂,色紋美觀,是優良的家具及工藝用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