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伯寶劍

合伯寶劍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合伯寶劍全部用傳統手工工藝,共需3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合伯寶劍除了工藝精湛外,還含融有舞鋼市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產業元素。

天下之劍韓為眾。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陽),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將 
合伯寶劍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當代的合伯寶劍承襲了古代手工千錘百鍊、金屬改性的傳統工藝,具備 “強、韌、硬、彈”四大特點,硬可斬釘截鐵,韌可彎曲120度不斷裂變形,光鑒寒霜,靈氣逼人。
合伯寶劍全部用傳統手工工藝,共需3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劍條的鍛打就要通過熱鍛、冷鍛、千錘百鍊的反覆摺疊鍛打,繼而通過正火、淬火、退火、回火……熱處理,再經過鏨圖、滲銅、粗磨、細磨、精磨、研磨、收光等等近百道複雜工序,才能完成合格劍條的製作。其劍鞘、劍架都是昂貴的稀有木材,經過精雕細琢出一幅幅龍飛鳳舞、福祿壽禧等等祥瑞圖畫。再經過組裝、打磨,汽車烤漆、成品檢測、包裝才以完美的形象展示於世人面前。
合伯寶劍大氣、名貴、莊重、典雅、古樸、圖案考究,造型精美、結構嚴謹、工藝精湛,展現和滲透出王者風範、尊貴地位、崇高神聖、正義祥瑞之氣,極具東方文化特色和神韻,顯示了千年古劍尊貴的身份和品位,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是技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珠聯璧合,無愧國內外劍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實用、鑑賞、珍藏價值;無論是作為禮品或收藏品,都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舞鋼市是合伯寶劍的原產地。合伯寶劍製作工藝己被認定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合伯寶劍除了工藝精湛外,還含融有舞鋼市的傳統文化和特色產業元素。比如在合伯劍的劍鞘的一面手工雕刻有2700多年前“合伯城”冶鐵鑄劍的整個過程:開礦、選礦石、冶煉、鑄劍、合伯城池等等,畫面栩栩如生地再現了舞剛冶鐵鑄劍的光輝歷史;劍鞘的另一面雕刻有代表舞鋼文化的二郎山、代表舞鋼悠久歷史的柏國城遺址、佛爺嶺,代表舞鋼山水文化的龍泉湖、石漫灘森林公園……,較為全面的代表了舞鋼市的歷史和特色文化。合伯寶劍的飾件或龍鳳呈祥、或五福捧壽、或吉祥如意、或降魔驅怪、或喻意成功、或祈禱財運、或講述歷史、或傳播文化……從不同角度來滿足人們祈禱鴻福、求富求貴、延年益壽、運動健身、鎮宅避邪等心理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