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地克·庫完

司地克·庫完,男,出生於1958年10月。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司地克·庫完,男,維吾爾族,1958年10月出生,大專文化,1975年2月參加工作,1982年7月入黨,歷任新疆建設兵團四十三團團支部書記、技術員、副連長、連長、副科長、副團長等職務,後任農三師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1990年4月榮獲兵團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3年10月榮獲全國少數民族優秀企業家稱號,1994年10月榮獲兵團弘揚兵團精神先進個人稱號,1995年10月榮獲自治區新疆成立40周年成績突出獎,1994年、2003年被農三師評為優秀科技工作者。

人物事跡

司地克·庫完是農三師培養的少數民族領導幹部。在這片土地上,他的足跡遍布各地。四十三團十二連是他的老家,司地克·庫完的少年是在十二連長大的。1970年國中畢業後分配到十二連工作,1976年連隊推薦他進了團農學班學習一年,他克服了語言文字和基礎差等困難,帶著優異的成績和“三好學員”的獎狀回到了連隊。1980年開始擔任四十三團十二連連長。就是在他擔任十二連連長的1986年,司地克·庫完曾在十二連掀起一場“綠色效應”活動,即秸桿還田,把玉米桿全部翻入地里漚成肥料,改良土壤。這在現在看起來是很明白的道理,但當時推廣時,遇到了很多困難。可是司地克·庫完認為是正確的就堅持乾到底。在連續幾年的實踐中,四十三團十二連的棉花單產從1987年的88.3公斤增加到1989年的120-150公斤。1990年平均單產上升到125公斤,連續四年邁出四大步。綠色效應顯示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生命力。1989年9月,兵團領導帶領全兵團師局領導在四十三團召開了改土培肥現場會,對四十三團“綠色效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並要求全兵團推廣四十三團的成功經驗。不久,司地克·庫完擔任了副團長。
司地克·庫完的腳印遍布農三師許多團場,四十四團是他擔任團領導工作的第二站。1995年又重回四十三團任職。司地克·庫完耐心細緻地挨家挨戶作各方面的說服教育工作。為此,他還經常為貧困農民墊支生產資料費用。與此同時,他要求連隊幹部都要聯繫一至二戶困難農民,幫助他們解決 春播時期的生產資金。司地克·庫完在五十一團工作的三年間,圍繞“二十八”字方針,結合全團人多地少的現實,以增加耕地、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為目標。幾年來,司地克·庫完帶領二營片幹部民眾改造中低產田7000多畝,為均衡增產打下基礎。同時加大水利設施基礎建設,新修渠道27公里,橋、涵、閘320座,開荒4800畝。
司地克·庫完在五十一團工作三年來,從來沒有在基層連隊吃過一頓飯,要過一隻羊,特殊過一次。他時刻把人民民眾裝在心中,視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為最高利益,司地克·庫完為貧困農民捐助各種費用2800多元。二營片十六連有個叫依明卡日的農民,司地克·庫完自2002年就和他建立了科技聯繫戶,依明卡日承包的33畝棉花地,由司地克·庫完負責技術指導,如各種投入和技術措施落實到位,達不到高產、多投入的成本由司地克·庫完個人承擔。司地克·庫完經常對連隊幹部講解科技種田的道理,並以自己的行動教育感化著廣大種棉農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