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土村

司土村

司土村隸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該村國土面積20.16平方公里,海拔950米,年平均氣溫18-20℃,年降水量1400毫米,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茶葉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村委會辦公用房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西雙版納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地處基諾鄉西南邊,距基諾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基諾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市20多公里。東鄰新司土村委會,南鄰勐罕鎮,西鄰景洪市,北鄰鄉政府。轄司土老寨、司土小寨、回珍等7個自然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678畝(其中:田1300.19畝,地 7377.81畝),人均耕地4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4224.17畝,主要種植橡膠、茶葉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自來水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村內沒有路燈。全村有443 戶通自來水,有443戶通電,有420戶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20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94.8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4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43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鄉已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9輛,有農用運輸車10輛,拖拉機 196輛,機車330輛。
到2008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72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9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3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53.9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8.2萬元,占總收入的19.8%;畜牧業收入87.84萬元,占總收入的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976頭,土雞3115隻);林業收入878.7萬元,占總收入的70.08%。農民人均純收入2603元,農民收入以橡膠、茶葉等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人(占勞動力的0.86%),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7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443戶,共鄉村人口1852人,其中男性970人,女性882人。其中農業人口1852人,勞動力 1232人。該村以基諾族為主,其中基諾族1802人,其他民族5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91人,參合率91.31%;享受低保67人,五保戶1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0—30公里不等。該村沒有有公廁,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也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443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擁有教師1人,在校學生35人,距離鄉中學21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3人,其中小學生169人,中學生54人。
該村沒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728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117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2950元(勞均10個),主要用於建蓋村小組大公房、維修鄉村公路和自來水管。年末集體總收入15萬元,有固定資產187.7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0人,少數民族黨員50人,其中男黨員47人、女黨員3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司土老寨、司土小寨、回珍等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7個,共有團員 96 人。

人文地理

竹樓家宴
基諾族鄉是中國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____攸樂山的發源地,是基諾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諾族是1979年6月6日國務院正式確認的我國第56個民族,是全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也是雲南省7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
基諾族鄉有著悠久的歷史,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厚重的茶文化,據零星文史資料和古茶園現存分布情況推斷,攸樂茶山明朝初年至少已有茶園四千畝以上,至今在亞諾村、司土老寨、么卓村留下的兩千畝古茶園依然鬱鬱蔥蔥,生機勃發。
基諾族人民具有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統治的精神。1941年至1943年基諾族人民反抗國民黨暴政的民族起義,震撼了雲南省政府,起義最終以基諾族的勝利而告終。領導此次起義的領袖操腰、阿四等民族英雄成為了基諾族的驕傲。
由於基諾族沒有文字,也就沒有自己的成文史,給研究基諾族歷史帶來了諸多不便。所幸的是國家級教授杜玉亭所著《基諾族簡史》、《基諾族文學簡史》為研究基諾族歷史提供了方便。

發展重點

鄉村道路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委會突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交通道路和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善,產業結構調整規模化經營沒有形成規模,制約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2、民眾理財能力低下,鋪張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沒有計畫,沒有長遠眼光;
3、交通道路普遍都是晴通雨阻,造成了農民不能及時把農產品運送到市場銷售,挫傷農民勞動生產積極性。
4、由於各村寨的自來水管已經使用好幾年,大部份都已老化,到處漏水,或者是水源頭大面積被砍伐,使水源頭的水資源不足,經常出現不夠用水或缺水現象,影響了農民的正常飲用水。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今後主要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的思路來開展各方面的建設。
1、科學引導民眾發展生產,勤儉持家,反對鋪張浪費,合理理財;
2、逐步完善增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3、加強科技培訓,做好橡膠樹病蟲害的預防防治;
4、力爭在“十五”期間,使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遞增15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