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坦威

1848年蕭邦去世時,英國、法國和維也納的鋼琴製造商的卓越是毫無疑問的,布羅德伍德(Broadwoods)家族是當時最大廠家。

概述

他們在西敏寺(Westeminster)工廠雇用了約300名工人,但不用任何機器。鋼琴製造是一勞力非常精密的工業:這種樂器是高技術手藝,因而價格也就相當昂貴。

詳述

兩年以後,史坦威(Steinway)離開德國家鄉到了美國,1853年在紐約創立世界上最有名的鋼琴製造廠。此時在美國已有鋼琴製作傳統:他們利用鐵鑄架構大量生產,並且於1825年獲得專利。
史坦威家族在鋼琴設計上很快掌握了這種技術,並且在1857年利用這項技巧製造出第一架平合鋼琴——“平行上弦”樂器,其中的弦順著鋼琴架構長度並行排列。兩年後,他們生產出一種平台鋼琴,所使用的設計標準一直沿用到今日。這一次,琴弦作扇狀伸展分布在琴框內,這種方法先前曾用在較小型的“方型”鋼琴上。這種“過度緊張”(低音弦同高音弦成對角線交叉)的樂器,能夠以較長的低音弦加強低音區的音調。
鐵鑄的鋼琴架構經得起較大的張力,因而可以使用更粗的琴弦以更大的琴槌敲擊增大音量。低音的豐富宏亮和高音的鮮明清晰,反映出當代聽眾的愛好。圖中的鋼琴可滿足坐滿觀眾的最大音樂廳的需要,並能夠完全與大型管弦樂團抗衡。一架健壯的鋼琴能經得住19世紀末演奏高手的激烈境界,這些人用極大的力氣敲擊鍵盤。調音師和備用鋼琴在以前是音樂會必備的,現在則再也不需要了。
到1860年,現代鋼琴的基本原理已具備。使用長弦的技能特別有利於家庭“直立式”鋼琴的生產,史坦威於1863年生產了該廠第一架“斜向交叉安置琴弦”的直立式鋼琴。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美規”鋼琴的優越性已全然被接受。
德國鋼琴製造商們很快就把史坦威的設計當作典範,同時代的英國和法國廠商則沒有這樣做。到了187O年代,史坦威和德國布魯特納(Bluthner)以及貝克斯坦(Bechstein,均成立於1853年)的鋼I琴,一如今日征服了世界舞台。到了1897年布拉姆斯去世時,一架鋼琴真正的價錢只有185O年布羅德伍德要價的一半,而且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鋼琴不是美制就是德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