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時期酒具

從酒器的產生到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國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正處於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此間所使用過的酒器,我們稱之為“史前酒器”。

介紹

大約產生於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的產生應與酒的產生大致相同,亦應是距今六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 目前可確知的人工史前酒器,從質料上可分為陶酒器漆酒器兩種。其中以陶酒器為大宗。陶酒器從陶色上可分為彩陶灰陶紅陶白陶黑陶等;器形有蛋殼黑陶杯等。新石器時代不同地區的考古學文化之間差異較大,地方特色均較濃厚,表現在陶酒器的器形和組合上也各不相同。山東地區以背壺獸形鬹彩陶觚磨光黑陶罍圜底大口尊蛋殼黑陶高柄杯帶蓋高柄杯、蛋殼彩陶碗等為代表;中原地區以長頸陶鬹、陶盉單柄杯高領尊等為代表,斝、爵也已開始萌芽;以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為代表的東南地區多以長頸陶鬹肖形陶盉禽鳥紋雙耳壺漏斗形流濾酒器等為代表,另外,在西北地區和長城沿線地區出土的酒器,彩繪陶酒器十分豐富,酒器形態多以罐、壺、杯等為主,具有極濃厚的地方色彩。除了上述陶酒器和漆酒器外,很可能還有竹木類酒器、獸角器和植物果實的硬殼(如),甚至還有以人或動物腦殼做成的酒器等。只是因為它們的質料不易保存,經過大地數千年的浸蝕,早已回歸大自然了,目前考古工作者還無法使它們再次現身而已。

史前時期總的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美酒對一般氏族成員來說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奢侈品,而較為精美的酒器也多出在大型墓葬中。如大汶口墓地第十號墓中出土的兩件裝飾華麗的彩陶背壺,是大汶口文化中僅見的;帶酒神陶文的大口尊出土于山東莒縣凌陽河第十七號墓,該墓是一座大型墓葬,還隨葬一百五十六件陶器,其中溫酒和斟酒器有鬹十四件、盉五件,喝酒器鏤孔高柄杯四十六件、高柄杯三十六件,這兩種類型的高柄杯均按一定順序密密麻麻地壓在墓主人的身上。

這些現象反映出,史前時期人們對酒的重視和珍愛,以至於這些文化中最具輝煌光亮的創造物都與酒密不可分,製作難度大、造型精美的器物,幾乎都是酒器。富有的人生前以擁有最多的酒具為光榮,死後也要儘可能多地把它們帶在身邊,以期在另一個世界中也能豪飲狂喝、斗強爭富。史前時期的酒器雖然經歷了近兩千年的風雨歲月,但與整個動態的中國酒文化史相比較,還只能說是“初入酒鄉”。史前時期的整個酒器家族,雖也盛、溫、斟、飲齊全,但器形上似乎還沒有完全脫離大自然的懷抱,顯得純樸可愛,散發著泥土的氣息。

以下是出土的部分精美酒具:

彩陶雙聯壺
船形彩陶壺
人形彩陶壺
灰陶大酒尊
袋足陶鬹
豬形灰陶鬹
彩陶觚
獸形灰陶鬹
袋足陶鬹
蛋殼黑陶高柄杯
黃陶鬹
白陶鬹
黑陶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