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桐

台灣野桐

台灣野桐全株密被星狀絨毛。嫩葉與芽密生紅褐色絨毛,葉互生,卵形或闊卵形,末端成尾狀,野桐屬輕軟材,燒制的木炭,名叫白末,易於燃燒,特用之於製造線香。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台灣野桐台灣野桐

台灣野桐落葉性小或中喬木,高可達10m。全株密布星狀絨毛嫩葉與芽均呈紅色。葉具長柄,互生,卵形或圓形,先端突尖,基部鈍形或略心形,長10∼20㎝,背被略星狀白灰毛,葉基部有蜜槽一對。花雌雄異株,頂生圓錐形穗狀花序,花黃綠色。

台灣野桐葉末端成尾狀,上半部有時作3淺裂,長7-20公分,寬5-15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主脈3條,葉背淡黃綠色,葉表基部有蜜腺,可分泌糖蜜供螞蟻取食,而螞蟻則為它驅除蟲害,形成互利共生的關係,葉柄很長。

春至夏季開花,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頂生,雄花疏生,花被3-4裂,雄蕊多數,雌花排列較密,花極小而且缺乏花瓣;子房3室,花柱3-4裂。蒴果三角狀球形,直徑約7㎜,外表布滿軟刺,散布黃褐色腺點,內有三室,各含有一顆黑色種子,成熟時綠褐色。

野桐屬輕軟材,燒制的木炭,名叫白末,易於燃燒,特用之於製造線香。花是台灣黑星小灰蝶幼蟲的食餌,常在開花時節形成銀白色閃光迎著麗日在林間舞動的美景。

生態分布

台灣野桐是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麓及叢林中最常見的樹種,常大量發生於二次林中,喜陽光充分照射之向陽處。

用途解說

食用:采芽及嫩葉用鹽水浸泡一晝夜後,撈起,洗淨,炒食或煮食。醃漬成泡菜再吃。

工藝用:其嫩枝可當插花材,果實可制紅色染料,木材因質輕亦可制木屐、線香枝。

水土保持用:生長快速,適合推廣為河岸裸地水土保持或綠化之喬木。

藥用: 樹皮及枝葉可以敷治惡瘡,有拔膿生肌的效果。性味:根、花、葉:微苦、澀、平。效用 :根:清熱解毒 ,收斂止血。治消化不良,潰瘍,外傷出血,慢性肝炎,脾腫大,帶下,中耳炎

薔薇亞綱分類導航

薔薇目 | 傘形目 | 無患子目 | 桃金孃目 | 豆目 | 山茱萸目 | 鼠李目 | 大戟目 | 衛矛目 | 山龍眼目 | 紅樹目 | 大花草目 | 牻牛兒苗目 | 檀香目 | 亞麻目 | 遠志目| 川薹草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