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大學

台灣科技大學

台灣科技大學,前身為台灣工業技術學院,成立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八月一日,為台灣地區第一所技術職業教育高等學府。建校之目的,在因應台灣地區經濟與工業迅速發展之需求,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為目標,同時建立完整之技術職業教育體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為台灣12所頂尖大學之一,也被稱為台灣建築老八校之一。本校校地約44.5公頃,校本部位於台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號,鄰近台大、師大、政大,交通便捷,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與台灣師範大學成立國立台灣大學聯盟,三校學生可跨校修課抵學分,共享圖書館、校園網路等資源。民國71年成立博士班,現有大學部學生5664人,研究生4458人,專任教師451位,具博士學位教師高達97.3%(具外國博士學位者達九成以上)。外籍生來自43國,占研究生人數10%,有22所設定英語授課學程。

基本信息

校史沿革

學校自“民國”六十八年起(公元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凡島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相關學系畢業,具有學士學位,或符契約等學力所規定資格者,都可以報考學校碩士班。此外,針對長期在社會就業且具碩士班報考資格人士,學校部分系所也設有碩士在職專班,提供回流教育管道。凡修畢各所規定學分,完成碩士論文並經考試及格者授予碩士學位。
1982年起,學校開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招生對象為島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或符契約等學力所規定資格者皆可以報考。
2001年在中國台灣地區“教育部”籌劃之研究型大學(““國立””大學研究所基礎教育重點改善計畫)中,成為全台首批之9所大學之一。
2001年起部分系所也開始招收博士在職專班研究生。凡修畢各所規定學分,完成博士論文並經考試及格者授予博士學位。如今學校校地44.5公頃,校本部位於台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號,民國71年成立博士班,現有大學部學生5664人,研究生4458人,專任教師451位。
2005年在“教育部”所推動“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下,遴選為適合發展成“頂尖研究中心”的11所研究型大學之一。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台灣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
2017年2月學校校設有工程、電資、管理、設計、人文社會、套用科技及智彗財產學等七個學院,分別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建設工程、化學工程、電子工程、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工業管理、企業管理、資訊管理、建築、工商業設計、套用外語及全校不分系等系及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管理研究所、財務金融研究所、科技管理研究所、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套用科技研究所、醫學工程研究所、專利研究所及色彩與照明科技研究所等獨立研究所,此外尚有人文社會學科負責人文、社會、法律、音樂、環保類等課程之教學,以及師資培育中心專以培養學生未來擔任中等學校工、商、管理、設計等科之合格教師,合計共有二十四個獨立系所、師資培育中心及人文社會學科等教學單位,招收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學生。
人文學科負責人文及社會類等課程之教學,通識學科負責法律、音樂、環保類等課程之教學,以及師資培育中心專以培養學生未來擔任中等學校工、商、管理、設計等科之合格教師,合計共有二十二個獨立系所、師資培育中心、人文學科及通識學科等教學單位,招收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學生。

程學院

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

機械工程系(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所)

化學工程系(所)

建設工程系(所)

電資學院

電子工程系(所)

電機工程系(所)

資訊工程系(所)

光電工程研究所

管理學院

管理研究所

工業管理系(所)

企業管理系(所)

資訊管理系(所)

管理學院MBA

財務金融研究所

EMBA暨管研所博士班

設計學院

工商業設計系(所)

建築系(所)

人文社會學院

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套用外語系(所)

人文社會學科

師資培育中心

套用科技學院(原名:精誠榮譽學院)

套用科技研究所

全校不分系學士班

醫學工程研究所

套用科技學士學位學程

色彩與照明科技研究所

智慧財產學院

科技管理研究所

專利研究所

科技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智慧財產學士學位學程

共同教育委員會

優勢學科

2016QS世界大學藝術與設計、教育學專業排名進世界前百名,全台第二。
2016QS世界大學教育學學科世界排名第63名。
2016QS世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科世界排名第69名。
2016QS世界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科世界排名第113名。
2016QS世界大學土木工程與結構工程學科世界排名第114名。
2016QS世界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學科世界排名第115名。
2016QS世界大學機械航空及製造工程學科世界排名第116名。

教學建設

台灣科技大學各系所畢業校友已達56456位,畢業生出路包含出國繼續深造、在台深造以及投身於產業界。由於實作經驗豐富,理論基礎完備,工作態度認真,畢業校友擔任政府要職、大學教授、大學校長及企業主管者眾,深受各界的肯定。

所獲榮譽

台灣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
台灣12所頂尖大學之一,也被稱為台灣建築老八校之一。
台灣唯一一所同時獲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及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的高等學府[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畫、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
台科大連續8年獲教育部補助區域產學合作中心,2009年獲A級評等。
台科大與台北市政府合作設定內湖科技園區產學中心。
台科大2009年104人力銀行與遠見雜誌公布“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排名第4名。
台科大連續十次獲頒中國工程師學會建教合作績優獎,是為創下全台唯一之紀錄。
台科大獲教育部選為授權大學自審教師資格之10所大學院校之一。
台科大獲教育部選為試辦實施校務基金之5所大學院校之一。
台科大於台灣國科會專利技術移轉歷年累計件數(機構)全台第5名、歷年累計件數(主持人)全台第1名(建設系陳生金教授)、歷年累計金額(機構)全台第1名。
台科大近五年來校園徵才博覽會,舉辦規模及參與校園徵才活動的廠商,排名全台第二大,僅次於台大。
台科大的產學合作在2010年台灣教育部公布的報告中是教育界是唯一的一所四項達頂標的大學,分別為“智慧財產授權收益與效率”、“各種智慧財產權衍生運用總金額”、.“爭取企業機構產學經費與效率”及“企業部門資助產學合作經費”。

世界排名

總體排名依據《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15年的世界大學排名調查,台科大排名全世界第260名,在台灣所有大學中排名第五。
2015德國iF設計概念獎,連續5年奪世界第一,全球大學第一。[2015中國時報]。
德國紅點(reddot)設計獎亞太地區大學排名第一名。
美國「IEEE未來能源國際競賽」台科大連2年奪冠。[2015聯合報]。
2015全球百大潛力大學評比第41名,位居台灣第一。[2015英國泰晤士報]。
2016世界年輕大學排名中,台科大排名第43名,位居台灣第一。[2016英國泰晤士報]。
依據在歐洲擁有廣大聲譽的“Eduniversal商學院排名網”2008年的資料,台灣有七所大學的商管學院被分別列入世界1000大商學院,其中台科大位在“卓越商學院”(EXCELLENTBusinessSchools,國內主要)之列,“推薦程度”(RecommendationRate)為全台第四,僅次於台大、政大、中山,與交大並列。

亞洲排名

泰晤士報》公布的2016年亞洲大學排名,台科大排名全亞洲第28名,全台第二。

兩岸排名

2014年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與北京師範大學並列第20名。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台灣建築科技中心
智慧型機器人研究中心
台灣彩卷與博彩研究中心
電力電子技術研發中心
NCP-Taiwan辦公室
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
光機電技術研發中心
無線通訊與電磁相容技術研發中心
奈米工程中心
生態與防災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技研究中心
自動化及控制中心
色彩科技研究中心
台灣原住民族中心
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
推廣教育中心

科研成果

台灣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
德國iF設計大獎
2009年榮獲有工業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於大學排名世界第二名,韓國三星美術設計學院(SamsungArt DesignInstitute,SADI)排名第一。在此之後,“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連續五年超越韓國三星美術設計學院,排名世界第一。2011年之德國iF設計大獎公布過去三年設計概念獎得獎成績全球大學排名,台灣科大以380點積分名列世界第一名,與三星美術設計學院(SADI)並列。於全球得獎之100件作品中,台灣科大更創下單屆單一學校獲獎最多紀錄,本屆共14件作品得獎。
國際動畫展
本片入選有“動畫奧斯卡”之稱的“ACMSIGGRAPH”國際動畫展,並獲得觀眾票選第一名,這也是台灣首次入選及獲獎的短片。擊敗了好萊塢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世界大戰”、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三部曲”、夢工廠出品的動畫“馬達加斯加”、軍機纏鬥片“機戰未來”及美國太空總署、柏克萊加州大學等好萊塢名片及頂尖學術單位製作的短片。
台北101大樓
台科大“鋼骨樑柱接頭”技術獲得專利,並被用於台北101大樓鋼骨設計中。

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

​姓名 ​職務 ​時間
​陳履安 ​(首任院長) ​“民國”63年8月─67年1月、(1974年8月——1978年1月)
毛高文 ​(院長) ​“民國”67年2月─70年7月、(1978年2月——1981年7月)
​石延平 ​(院長) ​“民國”70年8月─79年7月、(1981年8月——1990年7月)
​劉清田 ​(院長) ​“民國”79年8月─86年7月、(1990年8月——1997年7月)
劉清田​ ​(改名大學後首任校長) ​“民國”86年8月─89年7月、(1997年8月——2000年7月)
​陳希舜 ​(代理校長) ​“民國”89年8月─89年12月、(2000年8月——2000年12月)
​陳舜田 ​(校長) ​“民國”89年12月─94年1月、(2000年12月——2005年1月)
陳希舜 ​(校長) ​“民國”94年2月迄(2005年2月)

文化傳統

校歌
巍巍吾校、台灣科大、濟濟群英、科技前鋒
日新月異、推廣教育、千錘百鍊、發展智慧型
深研科技、為經濟繁榮努力、砥礪志節、為國家建設獻身
唯精唯誠、至善至真、同心同德、必篤必成
濟濟群英、科技前鋒、千錘百鍊、發展智慧型
巍巍吾校、台灣科大、巍巍吾校、台灣科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