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月蛤

台灣日月蛤

台灣日月蛤呈貝殼圓形,兩亮相等,其直徑約10厘米。中央部略向外突出。前後兩耳較低小,邊緣呈直線形傾斜。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台灣日月蛤 台灣日月蛤

貝殼圓形,兩亮相等,其直徑約10厘米。中央部略向外突出。前後兩耳較低小,邊緣呈直線形傾斜。兩殼表面均光滑,具有細的同心生長輪脈,左殼比右殼的粗而明顯。兩殼顏色不同。左殼表面淡玫瑰色;內面淡咖啡色,略具光澤。右殼表面淡黃帶白色;內面白色具杏黃色邊緣,有放射肋36~15條,近殼頂部已不明顯。鉸合線中部稍凸,內韌帶棕褐色。長肋日月貝與日本日月只相似,體小。左殼表面向紅色,有光澤,內面微紫而帶銀灰色。右殼兩面白色,放射肋較長,共約21~29條。

生活習性

生活於10-50公尺深且為軟泥或沙泥質的海底。平時以右殼平躺于海底,遇危險則利用閉殼肌迅速開閉其雙殼來產生水流而逃避。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在台灣西南沿海(澎湖,台南,高雄),廣東外海。

國外分布:日本(琉球群島)。

台灣日月蛤 台灣日月蛤

產地、產季:產於南海,在廣東、廣西沿海分布很廣 ,尤以廣西北海市等地產量較多。產季多在春秋二季。台灣分布 台灣海峽南端到南中國海

經濟價值

美麗日本日月貝和長助日月貝經濟價值很高。除鮮食外,將其間殼肌和外套膜數個編在一起加工乾制,即成為廣東等地有名的海珍品“帶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