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台中

台灣台中

台灣台中位於台灣島本部的中央,以人口計為台灣第三大城市,是台灣中部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台中彰化都會區的核心都市。 日本殖民者占領台灣後,以此地位於台灣中部要衝,於1897年在這裡設台中縣,又於1920年改設台中州,台中為州轄市。 1975年台中市人口比50年代增加1倍多,突破53萬人,一躍成為台灣省的第三大城市。

概述

台灣台中位於台灣島本部的中央,以人口計為台灣第三大城市,是台灣中部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台中彰化都會區的核心都市。於2010年12月25日正式與台中縣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台中簡介

台灣台中市座落於台中盆地中心北側,四周均與台中縣接壤,全市分東、南、西、北、中5個市區

台灣台中市政府台灣台中市政府
和北屯、南屯、西屯3個郊區,面積163平方公里,人口75萬。2009年6月23日,經台灣當局核准“台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並訂於2010年12月25日正式與台中縣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台中市氣候溫和,交通方便,市內環境優美,街道整潔幽雅,有“寧靜之都’的雅稱。 台中市昔稱“東大墩”、“貓霧棟”,周圍土地肥沃,終年氣候溫和,盛產稻米、甘蔗、水果和菸草,不僅是台灣中部物產的集散地,也是重要的工業城市。 台中市的開發比台南市、高雄市晚,但與台北地區同屬一個時期。這裡最早曾是高山族平鋪人居住的地方,名為岸里社。

象徵

台中市市花長壽花
市鳥小白鷺
市樹黑板樹
海撥最高:
最高:859米(頭嵙山
最低: 30米(筏子溪)
黑板樹於1988年訂為市樹後遂進行大量栽種。然而黑板樹為外來種,生長過快且枝幹鬆散。每逢颱風造成殘枝遍布,氣根也破壞建築地基。2006年,台中市政府宣布將以20種行道樹取代,並移植既有24處街廓之黑板樹,黑板樹將於2009年陸續移植至南屯區嶺東苗圃附近,市政府規劃的樹木銀行內。

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

台中市市長:主條目
應選8席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數 結果
1 史惠群 976 ​
2 張溫鷹 17,764 ​
3 親民黨 沈智慧 34,726
4 林忠勝 131 ​
5 民主進步黨 謝明源 41,483
6 民主進步黨 魏瑞洲 282 ​
7 中國國民黨 盧秀燕 50,944
8 中國國民黨 蔡錦隆 67,711
9 民主進步黨 李明憲 30,865
10 振聽 332 ​
11 民主進步黨 王世勛 54,912
12 台灣團結聯盟 何敏豪 34,565
13 無黨團結聯盟 林佩樂 7,344 ​
14 劉士洲 687 ​
15 何文海 6,464 ​
16 蘇雲華 570 ​
17 親民黨 黃義交 38,568
18 中國國民黨 陳淑琬 9,842 ​

歷史沿革

鄭成功收復台灣以後,大陸福建、廣東沿海移民開始進入台中盆地一帶從事墾殖。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總兵蘭廷珍以其土地肥沃,易於耕作,遂招福建漳州人前來屯墾,至清雍正年間(1723-1735),人煙漸盛,形成村落,名為“大墩”。由於這一帶土地已闢為良田,水源豐富,盛產稻米,而且因地表溪流落差大,沿河建起許多水車,碾米店毗連,

台灣台中之夜台灣台中之夜
逐漸出現了稻穀脫殼加工業,並由此發展成為台灣中部地區農產品集散和加工中心,這便是台中市最早的城鎮雛形。到清同治六年(1867),形成了頂街、中街、下街等市街,改稱東大墩。清光緒十三年(1887)台灣正式建省,初時以台中山環水復,中開平原,氣勢恢宏,又當全台適中之地,曾計畫在該地建立省城。清連橫著《台灣通史》中載:“光緒十三建省,移台灣府於此,附郭亦曰台灣。先是,巡撫岑毓英來巡,擇地於蘭興堡東大墩之麓,劉銘傳亦以為可。十五年起工,選建八門四樓,…十七年二月略成,周六百五十丈,費款二十一萬五千兩。而銘傳一去,其事遂上。”後任巡撫認為這裡遠離經濟發達的台南和台北,往來南北交通又有許多溪流阻隔,交通不便,便將省城改設在台北。台中僅名義上作了幾年省城,而實際上修築了兩年多的工程最後沒有完成,台中失去了發展的機會,東大墩仍然是一座小市鎮。日本殖民者占領台灣後,以此地位於台灣中部要衝,於1897年在這裡設台中縣,又於1920年改設台中州,台中為州轄市。1945年台灣省歸還中國後,台中州改為省轄市,不過由於台中市無特殊的自然資源和工業基礎,距海岸較遠,沒有直接的出海口岸,所以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速度都比台北、高雄兩市緩慢。直到70年代中期,在這裡設立了台灣省第三個加工出口工業區,興建了距台中市最近的台中港及與台中市聯繫的高速公路,使該市經濟發展速度才明顯加快,城市建設規模也開始不斷擴大。1975年台中市人口比50年代增加1倍多,突破53萬人,一躍成為台灣省的第三大城市。

市區道路

台中市的都市道路規劃呈蜘蛛網狀分布,是由數條放射狀的連外幹道,台中港路、大雅路等,及環繞市區的環狀幹道,忠明路、文心路、環中路,所組成的。
近年來台中市的人口激增,以及台中市的汽機車使用率居全台之冠,但由於市區內道路的拓寬速度遠不及汽車數量的增加速度,使得每逢假日或上下班尖峰時間,市區內各主要道路常有塞車情形出現,其中以台中港路、文心路、公益路、崇德路、北屯路、中清路及大雅路等主要幹道的塞車狀況最為嚴重。
為解決台中市日趨嚴重的塞車問題,台中市政府目前提出多個解決方案,例如“部分路口禁止左轉”、“增加公共汽車路線” 、 “台中港路取消停車格” 、 “增加路口員警數量”及“興建捷運系統”等,以減少台中市區的車流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