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赤溪

台山赤溪

赤溪地區位於廣東省台山市東南角,地處東經113°03',北緯21°03'。東西南三面瀕海,北面與斗山、都斛相鄰,地屬半島,總面積(包括海島)254.2平方公里。東部與珠海市屬的南水、北水、高欄、三灶隔海相望。西部與廣海、海晏、上川、下川只有一水之隔。沿海多島嶼,有大衾、黃茅、青洲、馬洲、神洲、燕子排、小衾、番鬼洲、魚塘洲、三杯酒、大排等。海岸綿長,約為76.6公里。天然海灣多,岩岸、沙岸、灘涂俱全。水路距澳門48海里,距香港87海里,距上川島4.8海里。陸路距江門106公里,距台城46公里,距珠海128公里,距廣州186公里。

基本信息

資源

台山赤溪台山赤溪
赤溪資源豐富,有錫礦、黃鐵礦、矽砂礦、黑沙礦、水晶、石英石、稀土礦、花崗岩等。尤其是花崗岩儲量最大,歷史上曾大量開採。在台山地區唯有赤溪有黑沙礦,主要在銅鼓黑沙灣儲藏。赤溪沿海海域遼闊,水產品種類繁多,計有魚類800多種,還有蝦、蟹、貝類。藻類以銅鼓紫菜聞名遐邇。
赤溪旅遊資源豐富。新開發的有黑沙灣浴場度假區、魚塘海角城旅遊度假中心、客家山莊旅遊度假區等。有為旅遊服務新設立的國華台電旅遊觀光站。赤溪的旅遊度假區成為珠三角地區、港澳地區遊客的新選旅遊點。赤溪還有龍潭瀑布、欽頭灣、大衾島、曹峰生態游等有待開發的旅遊資源。

華僑

台山赤溪台山赤溪
赤溪人僑居海外有100多年歷史,以旅居馬來西亞為早,始於清鹹豐年間,旅居南美(主要旅居秘魯)為晚。清鹹豐、同治年間的土客械鬥,出國逃生者日益增多。民國時期赤溪縣內封建武裝集團之間的武裝械鬥,促使縣人紛紛流向海外。2003年僑務部門統計,赤溪籍僑胞已達34200人,分布於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是僑居東南亞各國和北美洲。他們愛國愛鄉,熱心家鄉公益事業。1979年至2003年,華僑、港海台同胞捐資辦公益事業的人民幣達12763萬元;美元11.6萬元;港幣299.31萬元;馬幣61.11萬元。他們還投資在家鄉辦工廠、辦企業,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