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棠

召公(召伯)在棠樹下聽訟斷獄,辦理政事,公正無私,使官民都各得其所,天下大治。

典源

《史記·燕召公世家》:“召(shào)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同“歌”)詠之,作《甘棠》之詩。”《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代,召伯所。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釋義

後遂用“召公棠、棠政、棠樹政、棠郊成政、棠樹事、棠樹遺風、甘棠、召棠、棠芾、棠、棠陰、棠陰聽訟”等稱頌惠政及官吏的惠施惠行;用“棠乾”比喻治理國家、得到官民愛戴的棟樑人物;用“愛棠”表示懷念政績勛著的人。

示例

【召公棠】劉筠《禁中庭樹》詩:“寧知千載後,只美召公棠。”

【棠政】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樹,從事馮巡、主簿華操等,相與褒樹,表勒棠政。”

【棠樹政】許渾《郡齋夜會寄舊鄉二侄》詩:“三月已乖棠樹政,二年空負竹林期。”

【棠郊成政】柳永《永遇樂》詞之二:“甘雨車行,仁風扇動,雅稱安黎庶。棠郊成政,槐府登賢,非久定須歸去。”

【棠樹事】李逢吉《再赴襄陽辱宣開相公貽詩今用奉酬》詩:“峴山風已遠,棠樹事難追。”

【棠樹遺風】盧渥《題嘉祥驛》詩:“到後定知人易化,滿街棠樹有遺風。”

【甘棠】劉禹錫《答衢州徐使君》詩:“聞道天台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杜牧《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相印出鎮全蜀詩十八韻》:“丹心懸魏闕,往事愴甘棠。”

【召棠】劉孝綽《棲隱寺碑銘》:“惟新召棠,且思羊碑。”

【棠芾】李昴英《賀新郎·陪廣帥方右史登越台》詞:“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蕭閒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棠茇】梅堯臣《右丞李相公自洛移鎮河陽》詩:“瓜亭猶接畛,棠茇自敷條。”

【棠陰】蕭綱《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柳栽今尚在,棠陰君詎憐。”王禹《暴富送孫何入史館》詩:“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薄。躍身入三館,爛目閱四庫。”錢謙益《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譚性教授承德郎》:“棠陰遍陳汝之間,尸祝在黃韓之後。”

【棠陰聽訟】陸游《嚴州到任謝表》:“憩棠陰而聽訟,期無附於家聲;及瓜戍而代歸,尚少酬於君賜。”

【棠乾】陸雲《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朝隕棠乾,邦喪國輝。”

【愛棠】司空曙《和李員外與舍人詠玫瑰花寄徐侍郎》:“留客勝看竹,思人比愛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