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起兒

叫起兒

叫起兒,即皇上召見大臣。這個名稱是清時的俗稱。召集四品以上官員朝會為“叫大起兒”。

由來

大起是說,叫四品以上的官員都來上朝。正四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在乾清宮門外站著,皇帝坐著!然後皇帝旁邊站著的太監總管叫(早朝!升朝!!)然後皇帝又說今天的事了!然後大臣們回答,最後太監說“退朝”,皇帝先走,大臣們看皇帝走了,自己才能走。

召見誰人,要先看膳牌。膳牌是用極薄的木片做的,寬寸許,長不及尺,頂部塗一小截綠色,大約有一寸長,餘下的全塗成白的,故又名“綠頭簽”。若是親王、貝勒,則頂部塗紅色,叫做“紅頭簽”。在塗白的部分寫上姓名、籍貫和官銜--此乃古時之“名片”也。哪個人乞請去見皇上,先將簽呈給內奏事處。內奏事處的首領太監在皇上進早膳時,將簽呈上,故此又叫“膳牌”。皇上將膳牌翻檢一下,召見誰人,吩咐下去。 應召大臣奉詔,在九卿朝房祗候。他們一個個穿戴齊整,正襟危坐,乾耗著。他們需等很長時間。四更起床上朝,多數人僅吃了些早點,有的還空著肚子。作為一種優遇,皇上有時吩咐下來,賜點飯食、茶水什麼的。 待皇上進完早膳,批完奏章,內奏事處的首領太監來到九卿朝房,宣布召見人員的次序,分一二起,人多也分三四起或至七八起以上,俗謂“叫起兒”。 應召大臣按“起”由首領太監引領去見皇上。皇上或在乾清宮西暖閣或在養心殿西暖閣接見他的臣子。一般說來,前清多在乾清宮西暖閣,晚清多在養心殿西暖閣,有時也在東暖閣。暖閣中設御座,座長5尺許,寬約3尺,明黃色的緞墊,約2寸厚。說是暖閣,實際上冬日並不暖

事例

現多見涉及清朝的電視劇,如《走向共和》第二十三集,慈禧太后接到八國聯軍的正式照會後喊出“叫大起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