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義雙關

句義雙關

句義雙關的定義及舉例分析。

定義

句義雙關,就是一句話或者一段話關涉兩重意思,借題發揮,說的是此事指的是彼事。

舉例分析

如:
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立,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字面說欹器注滿水就會傾覆,實指人如果驕傲自滿,就一定會覆敗)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世說新語•文學》(曹丕屢欲加害曹植,曹植此詩明言豆秸煮豆粒,實指兄弟不相容,用雙關手法道出了自己的危險處境及不滿)
俄而文皇(李世民)到來,精彩驚人,長揖而坐,神氣清朗,滿坐風生,顧盼煒如也。道士一見慘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輸矣,於此失卻局哉!復奚言!”罷弈而去。——杜光庭《虬髯客傳》(表面上指棋局已輸,實指在天下爭奪戰當中,李世民勝定,虬髯客輸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