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時期-成都通史-卷一

內容介紹

《成都通史(1-7)(套裝共7冊)》是記錄從古至今成都這一特定地域範圍內文明演進歷程的大型通史著作,涵蓋成都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發展演變的歷史進程,旨在揭示成都城市文明的基本發展軌跡和主要特點,突出成都城市文明的閃光點,為成都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思想養料,為成都發展的科學決策提供來自歷史深處的智力支撐。

作者介紹

段渝,男,漢族,出生於1953年8月4日,1983年7月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現就職於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擔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民族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地方志協會副會長、四川省社會科學系列高評審、四川省文博考古系列高評審、四川省專家評議(審)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歷史學科評審等。出版個人學術專著9部,合著14部,主編學術專著5部、學術叢書5套、論文集6部,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考古》、《文物》、《史學理論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社會科學戰線》、《考古與文物》、《史學月刊》、《史學史研究》、《光明日報》等國內以及海外學術期刊等發表論文近300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年度項目3項、西部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基地重大項目2項、中央對台辦項目1項、省級和國外科研項目12項。獲中國圖書獎1項、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8項、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1項。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史、巴蜀歷史文化、長江流域古代文明、南方絲綢之路與歐亞古代文明。愛好讀書、走路、談學術。

作品目錄

概述
一、先秦時期成都歷史的時空範圍
二、成都平原古蜀文明演進的地理環境與文化生態
三、先秦時期成都平原的主要居民
四、成都平原古蜀文明演進的階段與特點
五、成都平原古蜀文明在先秦史上的位置
第一章 三代蜀王與古蜀開國
第一節 蠶叢、柏濩、魚鳧:成都平原古蜀王國的起源
一、酋邦與文明起源
二、從蜀山氏到三代蜀王
三、三代蜀王與古蜀酋邦
第二節 魚鳧王朝:成都平原古蜀王國的形成
一、國家與文明形成
二、古蜀王國的建立
三、古蜀文明中心的誕生
四、魚鳧王朝的國家形態
五、魚鳧王朝的統治範圍
第二章 杜字與開明:成都平原古蜀王國的盛衰
第一節 杜宇王朝的興起
一、杜宇王朝的建立和發展
二、文化與政治變革
三、杜宇王朝的國家形態和政治制度
四、杜宇王朝的疆域
第二節 開明王朝的興起
一、開明王朝的建立和發展
二、開明王朝的政治制度
三、開明王朝時期古蜀的社會結構
四、開明王朝的疆域擴張
第三節 古蜀王國的衰亡
第三章 成都平原城市的起源與形成
第一節 城市與文明形成
第二節 寶墩文化:成都城市的起源
一、成都的史前城址群
二、成都史前古城的性質
三、成都史前古城與酋邦
第三節 三星堆文化:夏商時期成都平原城市的形成
一、三星堆古城的發現與確認
二、三星堆古城的形成
三、三星堆古城的功能、結構與布局
第四節 十二橋文化與金沙遺址:商周時期成都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一、成都城市的形成
二、成都城市的功能、結構與布局
第五節 春秋戰國時期成都平原城市群的興起
一、蜀都成都的發展和變遷
二、成都平原的其他城市
三、成都平原早期城市體系的初步形成
第六節 成都平原早期城市的中外比較
一、城市規模比較
二、早期城市體系比較
三、城市起源模式比較
第四章 成都平原青銅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第一節 青銅器
一、青銅合金技術
二、青銅器種類
三、青銅文化的中外比較
第二節 黃金及其他金屬工業
一、黃金
二、白銀
三、冶鐵
第三節 制玉和制陶業
一、制玉
二、制陶
第四節 竹、木、漆器業
一、竹、木器
二、漆器
第五節 紡織、建築、礦業
一、紡織
二、建築
三、礦業
第五章 成都平原稻作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成都平原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一、農業革命的遺蹟
二、主要農作物種類
三、成都平原稻作農業經濟區
四、古蜀其他農業經濟區的分布
第二節 水利建設
一、大禹治水的傳說
二、鱉靈治水
三、水利工程技術
第三節 漁獵與畜牧
一、家畜飼養業
二、畜牧
三、漁獵
第四節 製鹽與釀酒
一、製鹽
二、釀酒
三、蜀醴享祀
第六章 先秦時期成都的商業與交通
第一節 內外貿易
一、古蜀國境內通商的幾種形式
二、古蜀與各地的貿易關係
三、蜀的貨幣
第二節 內外交通
一、境內交通
二、對外交通
三、國際交通線
第七章 先秦時期成都的文化與社會
第一節 巴蜀文字
一、表意文字
二、象形文字
三、巴蜀文字與漢語古文字的關係
第二節 神話、宗教和巫術
一、神話的構擬
二、宗教信仰
三、巫術
第三節 藝術、哲學和科學
一、藝術
二、方術神仙家
三、道家
四、雜家
五、古蜀文化與儒、法、墨諸家的關係
六、科學結晶
第四節 史學源流
一、《山海經》與蜀王舊史
二、中原文獻所傳古蜀史的材料來源
第五節 社會生活
一、風俗和行為方式
二、居住方式
三、喪葬習俗
第八章 成都平原古蜀文化與夏、商、周文明
第一節 黃帝、顓頊、大禹與古蜀
一、黃帝族與古蜀族
二、大禹與古蜀
第二節 古蜀文化與夏文化
一、蜀與夏的關係
二、三星堆文化中二里頭因素的來源
三、夏末的蜀夏關係
第三節 古蜀文化與商文明
一、殷墟甲骨文中的蜀
二、蜀與商的政治經濟關係
三、蜀與商的文化交流
第四節 古蜀與西周王朝
第九章 成都平原古蜀文化與巴、楚、秦和西南夷文化
第一節 蜀與巴
一、蜀與巴的和戰
二、巴蜀文化的形成
第二節 蜀與楚
一、同源異流
二、東進與西上
第三節 蜀與秦
第四節 古蜀與青衣江、大渡河流域古文化
第五節 古蜀與雅礱江、安寧河流域古文化
第六節 古蜀與雲南青銅文化
第七節 古蜀與黔西北青銅文化
第十章 成都平原古蜀文明與世界古文明
第一節 古蜀文明與東南亞文明
一、古蜀文化南傳東南亞的幾點原因
二、蜀王子安陽王的南遷
第二節 古蜀文明與印度古文明
一、海貝、象牙、青銅劍與印度古文明
二、“支那”與成都
三、“賽里斯”與成都
第三節 古蜀文明與近東和歐洲古代文明
一、金杖、雕像與近東文明
二、“瑟瑟”來路覓蹤
三、成都絲綢的西傳
大事記
後記
《成都通史》編纂委員會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