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疑義舉例五種

《古書疑義舉例》(以下行文簡稱《舉例》)在中國訓詁學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既總結了傳統的訓詁學,又開了近現代訓詁學的先聲。《舉例》一書,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也非常豐富,舉凡文字、音韻、語法、修辭、辭彙、校勘、句讀、句段、篇章等方面的內容都有所論及,包括了訓詁學的方方面面。以現代語言學的眼光看來,《舉例》一書固然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但《舉例》中一些獨到精闢的見解,以及該書中所運用的一些原則和方法,對我們仍然有著很大的啟發意義。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古書疑義舉例

夫周、秦、兩漢,至於今還矣。執今人尋行數墨之文法,而以讀周、秦、兩漢之書,譬猶執山野之夫,而輿言甘泉、建章之巨鹿也。夫自大小篆而隸書,而真書。自竹簡而縑素,而紙,其為變屢矣。執今日傅刻之書,而以為是古人之真本,譬猶聞人言筍可食,歸而煮其簀也。嗟夫,此古書疑義所以日滋也歟!采不自揆,刺取九經諸子,為古書疑義舉例七卷,使童蒙之子,皆知其例,有所據依,或亦讀書之一助乎?若夫大雅君子,固無取乎此。俞樾記。

圖書目錄

古書疑義舉例

古書疑義舉例補

古書疑義舉例續補

古書疑義舉例校錄

古書疑義舉例增補

古書疑義舉例目錄

卷一

一 上下文異字同義例

二 上下文同字異義例

三 倒句例

四 倒序例

五 錯綜成文例

六 參互風義例

七 兩事連類而�生稱例

八 兩義傅疑而�存例

九 兩語似平則實側例

十 兩句似異而實同例

十一 以重方釋一言例

十二 以一字作兩讀例

十三 倒文�韻例

十四 變文�韻例

卷二

十五 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

十六 古人行文不避繁複例

十七 語急例

十八 語緩例

十九 一人之辭而加曰字例

二十 兩眾之辭而省曰字列

二十一 文具於前而略於後例

二十二 文沒於前而見於後例

二十三 蒙上文而省例

二十四 探下文而省例

二十五 舉此以見彼例

二十六 因此以及彼例

卷三

二十七 古書傅述亦有異同例

二十八 古人引書每有增減例

二十九 稱謂例

三十 寓名例

……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