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弼

古弼

古弼,代人也。少忠謹,好讀書,又善騎射。初為獵郎,使長安,稱旨,轉門下奏事,以敏正著稱。太宗(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嘉之,賜名曰筆,取其直而有用;後改名弼,言其輔佐材也。令弼典西部,與劉潔等分綰機要,敷奏百揆。

古弼文字

性別:男
朝代:北魏
民族: 代郡(今張家口蔚縣古家疃村)人
生卒年:?―452年
享年:
屬相:
執政參政時間:
廟號:
諡號:
陵寢:
父親:
母親:
配偶:

生平簡介

古弼,代人也。少忠謹,好讀書,又善騎射。初為獵郎,使長安,稱旨,轉門下奏事,以敏正著稱。太宗(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嘉之,賜名曰筆,取其直而有用;後改名弼,言其輔佐材也。令弼典西部,與劉潔等分綰機要,敷奏百揆

世祖(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即位,以功拜立節將軍,賜爵靈壽侯。征并州叛胡。還,進為侍中、吏部尚書,典南部奏事。與安原降東部高車於已尼陂。又與劉潔屯五原河北,以備叛民。拜安西將軍,從征赫連定。駕至平涼,次於涇南。遣弼與侍中張黎擊平涼。赫連定自安定率步騎二萬來救,與弼等相遇。弼偽退以誘之。世祖使高車敕勒馳擊定,斬首數千級。弼乘勝取安定。

又與永昌王健等討馮文通。文通嬰城固守,弼芟其禾而還。後又徵文通,文通求救於高麗。高麗救至,文通將東奔,民多難之。其大臣古泥,因民心之不欲,遂率眾攻文通,開城門以引官軍。弼疑古泥譎詐,不入城。高麗軍至,文通乃隨之。文通之奔也,令婦人被甲居中,其精卒及高麗陳兵於外。弼部將高苟子率騎衝擊賊軍,弼酒醉,拔刀止之,故文通得東奔。將士皆怨弼不擊。世祖大怒,徵還,黜為廣夏門卒。

尋復為侍中,與尚書李順使於涼州。拜安西將軍,賜爵建興公,鎮長安,甚著威名。及議征涼州,弼與順鹹言涼州乏水草,不宜行師。世祖不從。既克姑臧,微嫌之,以其有將略,故弗之責也。

劉義隆遣將裴方明等擊南秦王楊難當,難當遣使請救兵。未至,難當奔上邽,方明克仇池,立楊玄庶子保熾。於是假弼節,督隴右諸軍。義隆遣其秦州刺史胡崇之屯仇池,弼與平西將軍元齊邀崇之於濁水,臨陣擒之,其眾走還漢中。弼等從祥郊山南入,與東道將皮豹子等討仇池,遣永安侯賀純攻義隆,塞狹道。守將姜道祖退守狹亭,諸將以山道險峻,時又雪深,用馬不便,皆遲留不進。弼獨進軍,使元主、賀純等擊狹亭,道祖南走,仇池平。未幾,諸氐復推楊文德為主,圍仇池。弼發上邽、高平、汧城諸軍討之,仇池圍解,文德走漢川。時豹子督關中諸軍次於下辨,聞仇池圍解,議欲還軍。弼使謂豹子曰:"比連破賊軍,恐彼君臣未體大分,恥其負敗,或來報復。若其班師,寇眾復至,後舉為難。不如繕兵練甲,蓄力待之。不出秋冬,南寇必來,以逸待勞,百勝之策。"豹子乃止。世祖聞之,曰:"弼之言,長策也。制南秦,弼謀多矣。"

恭宗總攝萬幾,徵為東宮四輔,與宜都王穆壽等並參政事。詔以弼保傅東宮,有老成之勤,賜帛千匹、綿千斤。遷尚書令。弼雖事務殷湊,而讀書不輟,端謹慎密,口不言禁中之事,功名等於張黎而廉不及也。

上谷民上書,言苑囿過度,民無田業,乞減太半,以賜貧人。弼覽見之,入欲陳奏,遇世祖與給事中劉樹棋,志不聽事。弼侍坐良久,不獲申聞。乃起,於世祖前捽樹頭,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毆其背曰:"朝廷不治,實爾之罪!"世祖失容放棋曰:"不聽奏事,實在朕躬,樹何罪?置之!"弼具狀以聞。世祖奇弼公直,皆可其所奏,以丐百姓。弼曰:"為臣而逞其志於君前者,非無罪也。"乃詣公車,免冠徒跣,自劾請罪。世祖遣使者召之。及至,世祖曰:"卿其冠履。吾聞築社之役,蹇蹶而築之,端冕而事之,神與之福。然則卿有何罪?自今以後,苟利社稷,益國便民者,雖復顛沛造次,卿則為之,無所顧也。"

世祖大閱,將校獵於河西。弼留守,詔以肥馬給騎人,弼命給弱者。世祖大怒曰:"尖頭奴,敢裁量朕也!朕還台,先斬此奴。"弼頭尖,世祖常名之曰筆頭,是以時人呼為筆公。弼屬官惶怖懼誅。弼告之曰:"吾以為事君使畋獵不適盤游,其罪小也。不備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熾,南虜未滅,狡焉之志,窺伺邊境,是吾憂也。故選肥馬備軍實,為不虞之遠慮。苟使國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明主可以理乾,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世祖聞而嘆曰:"有臣如此,國之寶也!"賜衣一襲、馬二匹、鹿十頭。後車駕畋于山北,大獲麋鹿數千頭,詔尚書發車牛五百乘以運之。世祖尋謂從者曰:"筆公必不與我,汝輩不如馬運之速。"遂還。行百餘里而弼表至,曰:"今秋谷懸黃,麻菽布野,豬鹿竊食,鳥雁侵費,風波所耗,朝夕參倍。乞賜矜緩,使得收載。"世祖謂左右曰:"筆公果如朕所卜,可謂社稷之臣。"

初,楊難當之來也,詔弼悉送其子弟於京師。楊玄小子文德,以黃金四十斤賂弼,弼受金,留文德而遇之無禮,文德亡入劉義隆。世祖以其正直有戰功,弗加罪責也。

世祖崩,吳王(拓跋余)立,以弼為司徒。高宗即位,與張黎並坐議不合旨,俱免,有怨謗之言。其家人告巫蠱,俱伏法。時人冤之。

少年時期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中年時期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晚年時期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鼎盛時期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衰敗時期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人際關係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愛情婚姻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子女列表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主要功績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所犯錯失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歷史貢獻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人物傳奇

 古弼,北魏大臣。這個人很正直,只認理不認人,連皇帝都敢得罪。

古弼原來叫什麼名字,史書上沒有記載,只說他“後改名弼”。這個名字還是魏明元帝拓跋嗣給他改的,意思是古弼是個“輔佐之材”。在改這個名字之前,拓跋嗣還曾“賜”過一個名字給他,叫“古筆”,意思是古弼這個人,不但像筆一樣有用,而且像筆一樣直。古弼的頭長得尖,像毛筆頭一樣,人們於是都親切地稱他為“筆公”,而魏太武帝拓跋燾則暱稱他“筆頭”。有時發起怒來,便罵他“筆頭奴”。總之,古弼這個人,真的像筆一樣直而有用。

發生在公元444年的三件事,完全可以說明這一點。

這一年的正月,古弼收到一封民眾來信,反映皇家的上谷苑囿占地太多,老百姓都無田耕種了,希望朝廷減掉大半分給貧民耕種。古弼讀後,覺得意見很好,就馬上去見皇帝拓跋燾,要把意見奏給他聽(因為春天已來臨,不快點處理此事,又將影響一年的耕種)。拓跋燾跟給事中劉樹在下圍棋,正在興趣頭上,古弼進來,拓跋燾就像沒有看到一樣。古弼在旁邊坐了很久,也沒有獲得奏事的機會。古弼火了,突然站起來,揪住劉樹的頭髮,把他拉下床(胡床,即矮凳子),然後撲上去,又是扇他的耳朵,又是打他的背,並且邊打邊罵:“國家的事情沒有治理好,都是你這個小子的罪過!”拓跋燾臉都變色了,十分尬尷,丟下手中的棋子說:“沒有聽你奏事,錯誤在我。劉樹有什麼罪過?快停手不要打了!”古弼這才放過劉樹,把事情奏給皇帝聽。“帝奇其公直,皆可其奏,以與百姓”。(《北史·古弼傳》。《魏書》、《資治通鑑》同。以下所引資料皆同)。

事後,古弼也覺得自己的舉動太失禮了,於是光著頭赤著腳到官署里去“自劾請罪”。拓跋燾知道了,便把他召去,對他說:“你有什麼罪過啊?快把帽子戴上,把鞋穿上吧!以後,只要是利國利民的事,你做就是了!即使‘顛沛造次’,你做了,也不要有什麼顧慮!”

第二件事是:同年八月,拓跋燾要去河西打獵,讓古弼留守京城。他給古弼發了一道指示,要他把肥壯的馬送去打獵,古弼卻盡送一些老弱馬去河西。拓跋燾氣得大罵:“這個筆頭奴!竟敢節制捉弄我!等我回去,先斬此奴!”古弼手下的官吏,都惶恐不安,生怕受牽連被殺頭。古弼卻安慰他們說:“我為人臣,不讓皇帝沉迷於遊獵之中,如果有罪過的話,我想這個罪也是小的。如果不考慮國家的安危,做到有備無患,而是使軍國乏用,這個罪才是大的。現在柔然人還十分強大,經常來騷擾我國邊境,南朝的宋國也還沒有消滅,我把肥壯的馬供軍隊使用,安排老弱的馬讓皇帝打獵,這是為國家大業著想的,如果為此而死,我又有什麼傷心的呢!再說,這件事是我一人決定的,好漢做事好漢當,你們憂慮什麼呢?”拓跋燾聽到這些話,嘆服道:“有臣如此,國之寶也!”於是“賜衣一襲(即一副)、馬二匹、鹿十頭”。

第三件事發生在這年的八月份。

河西打獵回來不幾天,拓跋燾又到京城的北山去打獵了。這次打獵收穫甚豐,獵獲麋鹿數千頭。拓跋燾於是給古弼寫了一封信,要他徵發民車五百輛去運麋鹿。送信的人去了不久,拓跋燾就醒悟到了,這次肯定又要碰釘子。他對身邊的人說:“筆公一定不會給我徵發民車來,你們還不如就用馬把麋鹿運回去吧!”說完,就命令大家動身回京城。走了百來里,遇到送信的人回來,車子一輛沒有,帶來的只有古弼的一封回信。信上說:“現在正是谷黃椒熟時節,麋鹿和野豬不停地到農田裡來糟蹋莊稼,鳥雀也不斷地來啄食糧食,加上風吹雨打,地里的糧食晚上去收穫,就只能收到早上的三分之一,一天損失這么重,民車都正用於運送莊稼,怎么能徵用去運麋鹿呢?請緩幾天吧!”拓跋燾見信後,說:“果然如我說的,筆公可謂社稷之臣矣!”

古代的臣子,尤其是皇帝的秘書,對皇帝不阿諛奉迎,曲意討好,就已難得,而像古弼這樣,認理不認人,事事為國為民著想,連皇帝老子都敢得罪,確實少見。當然,這同他遇上了拓跋燾這個傑出的君主是分不開的。當公元451年拓跋燾被人殺死,他的孫子拓跋浚(即文成帝)繼位做了皇帝,還不到一年,就因為古弼“議不合旨”(即和皇帝的意見不一樣),便找了一個藉口,把古弼殺了。這件事發生在公元452年的下半年,當時知情的人,誰不喊“冤枉”,叫“可惜”啊!

古弼的生年不詳,但他從事秘書工作的時間很早。明元帝拓跋嗣在位時,他就在“門下奏事,以敏正著稱”。正因如此,拓跋嗣才又是賜名給他又是給他改名。明元帝晚年病重,太子拓跋燾監國總理朝政,便安排古弼“對綜機要,敷奏百揆”,協助太子處理國家大事。很顯然,明元帝是很欣賞和信用古弼的。當然,古弼同樣也得到了拓跋燾的欣賞和信用。拓跋燾當皇帝後,就提拔古弼為侍中、吏部尚書、典南部奏事。拓跋燾做皇帝近三十年,古弼則在禁中工作近三十年,“端謹慎密,口不言禁中之事”。拓跋燾晚年有意讓太子拓跋晃“總攝萬機”,並徵調古弼為“東宮四輔”之一,再次讓古弼輔佐太子處理國家大事,因“保傅東宮,有老成之勤”,官遷尚書令。拓跋晃先他父親而死。拓跋燾去世後,由拓跋晃的兒子拓跋浚繼承皇位。做夢也想不到的是,拓跋浚當皇帝沒幾個月,就把古弼給殺了!

當然,古弼也有缺點。史書上說他不大廉潔,這可能是事實。因為他曾收受過別人三十斤黃金的賄賂(也有說四十斤的)。這件事拓跋燾是知道的,只是因為古弼“正直有功”,才不“罪責”古弼。就收受過這么一回賄賂(古代的黃金並不是現代意義的黃金),卻在歷史上落個不廉潔的名聲,後人不能不引為鑑戒!

人物評價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著作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影視作品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其它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