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雄辯家

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雄辯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僅是在政治上、法律上擊敗對手的有力武器,而且也是衡量上層人士是否有教養的標誌。

簡介

在古希臘,學生們為了掌握雄辯藝術,要反覆學習和背誦柏拉圖等哲學大師的經典著作,經常觀摩雄辯大師的演說;還要親自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辯論會和演講會。古希臘人創造的“七藝”課程(文法、修辭、辯證法、音樂、天文、數學、幾何),被看作是未來雄辯家的必修課。
到了古羅馬時代,培養雄辯家更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每一個想成為雄辯家的人,都必須接受文法學校、修辭學校的長期訓練。當時最著名的雄辯大師、修辭學博士昆體良寫了一本《雄辯術原理》,作為學生必讀的教科書。這本書後來失傳了一千多年,直到公元1415年才在歐洲被發現。
昆體良認為,每一個兒童都有可能成為雄辯家,愚鈍與低能是很少有的現象。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但他又指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為好的雄辯家。

歷史

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許許多多的青少年都希望做一名雄辯家。有的青年學者還把雄辯的本領用於揭露敵人的陰謀詭計,號召人民反抗獨裁和侵略。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雄辯家,當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率兵大舉入侵雅典的前夕,在熊熊篝火旁向公眾發表《斥腓力》的演說。有人問:“馬其頓大軍來了,我們怎么辦?”他堅定地說:“具有民主傳統的雅典人會向獨裁的腓力二世屈服嗎?具有愛國和犧牲精神的雅典人會被野蠻的侵略征服嗎?不,不會!”一個叫厄斯啟尼的人指責他蠱惑人心,把人民拋向死亡的深淵!因為腓力二世不是要吞併我們,而是談判來的。德摩斯梯尼立刻反駁:“腓力二世是一個世人皆知的野心家,不久前,他剛剛吞併了馬其頓周圍的城邦。這裡,我倒要問一問厄斯啟尼先生,您怎么知道腓力二世是談判來的?”厄斯啟尼當場被質問得瞪目結舌,額頭冒出虛汗。原來,他已被腓力二世重金收買,當了奸細。最後,德摩斯梯尼得勝了,大會按照他的衣襟通過了舉兵反擊馬其頓侵略的決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