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奏鳴曲式

在古奏鳴曲式中,已經形成有完整的結構的主題,即主部和副部。 古奏鳴曲式的第二部分是展開部和再現部的先後接合,稱為“展開—再現部”。 綜上所述,古奏鳴曲式第一部分的結構和成熟期奏鳴曲式的呈示部已基本一致,而第二部分則包含主部的展開和副部的再現兩個段落。

古奏鳴曲式
古奏鳴曲式是古二部曲式的擴大,也是成熟期奏鳴曲式直接的前身,在古二部曲式中,開頭帶有展開型的樂段,第二部分末尾為第一部分末尾的移調反覆, 這樣的古二部曲式已經很接近古奏鳴曲式。如果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末尾擴大規模(相當于樂段或較大的樂句),加強獨立性,可以明確地劃分出獨立的主題(副部,或副部和結束部),則可以認為是古奏鳴曲式而不是古二部曲式了。在古奏鳴曲式中,已經形成有完整的結構的主題,即主部和副部。兩者之間還有起調性過渡作用的連線部。副部後面則有結束部。第一部分稱為“呈示部”,其中主部是明快而短小的,通常是樂段結構,結束在主調上。連線部以主部的主題為基礎,轉向副部所屬的從屬調,它的長度變化不一,副部的主題和主部對比不大,始終在從屬調(大調為屬調,小調為平行大調或屬調)上,有時有同主音大小調的交替。結束部很短小,僅僅是副部的補充。
古奏鳴曲式的第二部分是展開部和再現部的先後接合,稱為“展開—再現部”。展開部是主部的展開,有時也引用連線部的材料,在這裡,主部主題已有了重大的改變,首先是結構的分裂,其次是調性的不穩定,常從呈示部結束時的調性開始,有時先在這個調性上繼續下去,有時則僅觸及這個調性的主和弦,而立即向其他從屬調性移轉。展開部常常傾向於下屬功能的調性,最後進入主調的屬和弦,準備再現。再現部是副部和結束部在主調上的再現,除了調性以外,很少有其他的改變。在結束部的後面,沒有尾聲。
綜上所述,古奏鳴曲式第一部分的結構和成熟期奏鳴曲式的呈示部已基本一致,而第二部分則包含主部的展開和副部的再現兩個段落。在第二部分中,主部的調性發展比古二部曲式活躍,從這一點來看,比較接近於成熟期奏鳴曲的展開部;但展開的手法比較單純,展開的素材通常僅限於主部主題,則又與成熟期奏鳴曲式有較大區別。
古奏鳴曲式中的調性布局是對稱的,例如:
呈示部 展開——再現部
———————— ————————————————
主 部 副 部 主 部(展開) 副 部
主 屬 屬 主
古奏鳴曲式常和舞曲,進行曲、田園曲、歌曲等風俗生活音樂體裁相聯繫,形象比較統一,主部和副部的對比不強,偶爾也可以遇到對比比較鮮明的例子。
18世紀前半葉是從古二部曲式向古奏鳴曲式,再向成熟期奏鳴曲式過渡的時期,這時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鳴曲式正在迅速發展,在結構上處於變化不定的狀態,大部分的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鳴曲式都是二部性的。偶爾也有三部結構,其中雖仍分兩部分各自反覆,可是第二部分在展開段落以後完全再現了第一部分,只是收束在不同的調上而已(有時也可以收束在相同的調上,這樣就構成了da capo 形式的三部曲式),這種形式就更接近於成熟期的奏鳴曲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