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鄉[潁上縣]

古城鄉[潁上縣]

古城鄉總面積57.2平方公里,耕地48750畝,轄7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113個自然莊,8976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劉莊煤礦的開發建設,古城正逐步成為潁上北部一顆璀璨的明珠。

基本信息

概況

古城鄉古城鄉

古城鄉位於潁上縣城北部15.5公里處,東臨謝橋鎮,西靠江口鎮,南至潁河與黃橋鎮交接,北到濟河與陳橋鎮為鄰。全鄉總面積57.2平方公里,耕地48750畝,轄19個行政村,113個自然莊,8976戶,38426口人,全系漢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劉莊煤礦的開發建設,古城正逐步成為潁上北部一顆璀璨的明珠。

古城鄉氣候溫和,自然資源豐富。盛產小麥、大豆、紅芋、玉米,煤礦儲存量高達15.6億噸,1992年建鄉以來,全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先後修築了一批主幹道路連線著城鎮和鄉村,通訊網路覆蓋全鄉,廣播電視通連千家萬戶。鄉委、鄉政府正帶領全鄉人民向著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邁進。

古城鄉地處阜淮鐵路北側,224省道東側,距潁上火車站僅4.2公里,交通便捷、市場活躍。計畫中的潁上至蓮花寺的快速通道貫穿古城全境,古城將成為潁上北部主要的商業物流集散地。古城鄉以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劉莊煤礦移民安置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為人民民眾創造優良的生產生活環境。
古城鄉地下煤炭資源有15.6億噸的貯藏量,由國投新集集團承建,年產800萬噸的劉莊煤礦現正為投產作最後的準備。隨著劉莊煤礦的開發建設,鄉政府緊緊“圍繞煤礦建設,作好發展文章”,引進了汽運公司等一批外資進駐古城鄉,為劉莊煤礦提供優質服務,方便了礦區建設,解決了剩餘勞動力就業,輪窯廠、水泥預製廠、麵粉廠、冬粉廠、塑膠製品廠、空心磚廠等一批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猛,帶動了古城鄉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穩定,增加了農民收入。
目前,古城鄉黨委、古城鄉人民政府以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較好的基礎設施,優惠的政策,一流的服務,和諧的環境,誠邀有識之士、商賈賓朋來我鄉考察、投資、發展、共創古城更加美好未來。

特色產業

古城鄉古城鄉

古城鄉地下煤炭資源有15.6億噸的貯藏量,鄉政府正緊緊“圍繞煤礦建設,作好發展文章”,先後引進了汽運公司等一批外資進駐古城鄉,為劉莊煤礦提供優質服務,方便了礦區建設,解決了剩餘勞動力就業,輪窯廠、水泥預製廠、麵粉廠、冬粉廠、塑膠製品廠、空心磚廠等一批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猛,帶動了古城鄉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穩定,增加了農民收入。古城鄉氣候溫和,自然資源豐富。盛產小麥、大豆、紅芋、玉米。

煤炭產業

煤礦儲存量高達15.6億噸,現在劉莊煤礦年產300萬噸,正為年產800萬噸的目標,而努力中。古城鄉做大做強煤炭文章,加大對煤炭相關產業的支持力度,使工業以煤炭資源為中心,迅速發展起來。

畜牧養殖業

全鄉有各類養殖小區12個,養殖專業戶1000戶,其中特別是鄒王的養專業尤其出名,在周邊鄉鎮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能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

蔬菜種植

全鄉有蔬菜種植面積100餘畝,大棚100餘座,能充足的供應民眾的菜籃子。

汽運產業

為了服務好煤礦,充分做好地銷煤的運輸工作,古城鄉成立了汽運公司負責對劉莊煤礦地銷煤的運輸,目前汽運公司運力充足,有各樣貨車、鏟車100餘輛,有力保證了煤礦的正常生產。

安徽潁上縣的鄉鎮

潁上縣地處黃淮平原南端,淮河、潁河在潁上交匯。全縣面積1859平方公里,有151萬人口、160萬畝耕地,轄31個鄉鎮、24個居委會,有27個民族,漢族占9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