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醫臨證金鑒:血證卷

張景岳血證論治 俞震血證醫案按 金子久吐血案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第1版 (1999年8月1日)
平裝: 39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801560223
條形碼: 9787801560223
尺寸: 20 x 13.8 x 1.8 cm
重量: 381 g

內容簡介

《古今名醫臨證金鑒:血證卷》意在選取古今臨床家於中醫臨證有裨益之經驗,以資臨床借鑑,宗此標準,古代文獻之選輯,以明清文獻為主。編排層次,每卷均先列古代文獻,繼以現論著文獻(1949年尚在世者均列入現代醫家)其下分列病種,進而臚述各家經驗,古代醫家一般以生卒時間為序,每病之下,系統論述者居前,醫話醫案居後,間有部分理論論述,或內容順序不宜後置者,而提置於前,病下各家經驗,多為一篇。間有數家因不便以一篇介紹者,未予合併。編入各卷中的醫家均為聲名顯赫的大家,故介紹從間,間或有生卒時間無考者,只得抱憾缺如。文獻來源及整理者,均列入文後,未列整理者,多為老生先自撰,或所寄資料未列,或轉抄遺漏,間亦有之,於茲懇請風諒。古代文獻,以保持古籍原貌為原則,間有體例欠明晰者,則略作條理,少數文獻乃原著之刪節摘錄,皆著眼實用,意在避免重複,把握要點。古代文獻中計量單位,悉遵古制,當代醫家文獻則改為法定計量單位,一書兩制,實有所因。歷代醫家處方書寫,各有特色,藥名強求統一,擬覺與原來風格不諧,故多遵原貌,不予劃一。曾請一些老先生對文章進修改或重新整理素才,以突出重點,使主旨鮮明,只意新;或理紛治亂,而重新組構,俾葉剪花明,雲淨月出。

目錄

古代醫家經驗
繆希雍吐血三要
蕭京治血貴靜說
張景岳血證論治
趙獻可陰陽水火治血之要
張璐諸見血證
葉天士咳血案繹
俞震血證醫案按
邵新甫吐衄便血論
吳澄血症八法大旨治氣
林佩琴血症總論
唐宗海血證論選萃
範文甫吐血病因兩端治用理中、二地
顧金壽痰中帶血案
張千里咳嗽失血案
曹存心咳血、夢遺案
李用粹嘔血氣隨血脫
王士雄大便瀉血案
余景和斑疹,下血案
金子久吐血案
丁澤周上失血下便血案
張錫純吐血,肝腎虛極,陰陽失於維繫案
王仲奇清靈宣豁調達氣血鎮攝沖海清腦寧火
現代醫家經驗
葉永清診重脈舌需入微治氣調脾用斟酌
周仲瑛絡有瘀熱血不寧涼血化瘀法可憑
朱承漢辨虛實辨病因明病證明藥忌
胡建華燒炭豈能存性止血還需用生
關幼波膠執塞流非上策固本澄源氣應和
傅宗翰審因審證審虛實治火治氣治血分
龔志賢血證通治有四法隨證擇方求變通
方藥中涼血慎勿留瘀溫攝每賴桂附
李聰甫益氣滋陰或疏肝涼血理氣需應機
喬仰先欲期血之寧謐氣火陰陽並調
何任理血每求心肝脾治其主症酌寒熱
鄧啟源內傷血證多氣虛法取益氣並溫澀
王少華止血妙品推大黃溫涼補瀉用皆宜
夏仲方療諸失血有妙藥一味黃芩用不疑
張贊臣嘗用白芍治諸衄既能瀉實又補虛
顏德馨降火降氣理脾理腎
岳美中治衄不遠溫著效仗經方
乾祖望鼻衄火灼肺胃肝斟酌虛實重清源
夏德馨厚土斂火止鼻衄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