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一中

古交一中

幾年來,古交一中正是抓住教師專業發展這條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摸索多種途徑和方法加大教科研和教師培訓力度。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古交一中在原有的基礎上全面整頓和建設教風、學風,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服務意識與創新意識;進一步開展教科研工作,大力推進學校的教學改革。 目前,學校更加重視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推進新課程改革,努力加強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校本課程建設已初見成效。

校徽校徽
古交一中地處省會太原市近郊,坐落在古交市清靜幽美的紅梁山月亮峁,是煤海明珠古交市的市屬高級中學,是太原市普通高中示範校、山西省普通高中示範校。礦區日新月異的現代文明和源於舊石器時代古老文化的完美結合,賦予了古交一中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無限的發展潛力。
學校始建於1958年,現有45個教學班,2300餘名學生,235名教職工。建校近50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近兩萬名各類人才。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全校教職工銳意進取,不斷創新,深化人事、工資制度和教育教學改革,改革管理模式,建立了由“四部”“四處”“四科”組成的學校管理體系,確立了“關注健康、修養德行、增長智慧、勇於創造”的辦學理念和“承華夏傳統,納四海文明”的教育思想。學校高度重視現代化建設、學校文化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積極鼓勵教師通過教育科研增強自身素質。學校先後與山西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合作舉辦骨幹教師培訓班,同時組織全體英語老師、全體語文老師分別赴南京北京參加由教育專家、全國學科骨幹執教的專業培訓,並開展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科研課題。通過多方面努力,學校辦學水平迅速提高,高考本科一榜達線人數連年翻番,一路攀升,成為太原市十縣(市、區)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最快的學校之一。學校先後榮獲了古交市和太原市教育教學質量優勝獎、模範單位及山西省文明單位、山西省德育示範校、山西綠色學校、山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幾十項獎勵和榮譽稱號,2007年9月成為山西省普通高中示範學校。
古交一中新校區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是古交教育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學校總占地面積380畝,其中校區占地200畝,學校園林占地180畝。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總投資1億多元。新校區由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三部分構成,外觀設計新穎、氣勢宏偉、布局合理,按20軌制60個教學班3000名在校生的容量標準建成。教學綜合樓呈“E”字型,建有普通教室、專用教室、千人學術講堂、多功能報告廳、校園演播室、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計算機教室、師生圖書館、閱覽室以及理化生實驗定,各功能室全部符合省級示範高中的硬體配備標準。並建有符合國際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一個和餐廳兼體育館一座。高標準的公寓樓,可容納二千多人住宿。
跑操的學子跑操的學子
古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一中教職工的生活住宿條件的改善與提高,在新校區劃出專區,為教職工興建四幢教職工住宿樓,以1100元/平方米的低價提供給教師。目前,一、二號樓已交付使用,近百戶教師喜遷新居,三、四號樓正在興建之中。政府的關懷、後顧之憂的解決進一步激發了全體教職工獻身教育的決心和熱情。
萬里風鵬正舉,古交一中將以全面提升學校的辦學實力和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為古交市創建學習型城市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研興校 校本研訓獨具特色我們深知;教師是教育創新的主體,是實施新課程的核心力量,優秀教師是承載高質量教育的基石,多年來,古交一中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點,摸索多種途徑和方法加強校本研訓力度,培育學校核心競爭力。全校教職工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校工作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他們確立的“承華夏傳統、納四海文明”的辦學思想、“關注健康、修養德行、增長智慧、勇於創造’’的辦學理念和“堅持三項改革(管理體制改革、工資制度改革和新課程改革)、搞好三大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現代化建設和學校文化建設)、實施三個戰略(科研興校、特色名校、合作強校)的辦學思路與策略增加了學校競爭力,切實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形成辦學特色,實現了學校可持續發展。
通過校本研訓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已經成為古交一中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改革開放之前,古交是一個經濟、科技相對落後的山區小鎮,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的古交區政府曾針對古交教育的實際,在全國範圍內招聘了幾十名中學教師充實到學校的教師隊伍中,為當時的
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教師隨後陸續離開古交,造成了該校教師數量上的不足,又使得其餘教師在崗位鍛鍊和培養上受到了影響。從那時起到現在,一中陸續從外校和高等院校畢業生中引進教師,僅從01年到現在就有近1 0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進入我校,全校三分之二的教師年齡在三十歲以下。顯而易見,通過校本研訓使全體教師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增強了業務素質,是加速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幾年來,古交一中正是抓住教師專業發展這條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摸索多種途徑和方法加大教科研和教師培訓力度。他們從領導到教師一次次走出古交,參加各種研討和培訓,走訪省內外名校,背負作業和教案參加各種大賽;又多次聘請省內外學科和科研專家來校進行教學、科研指導,舉辦多種學術交流活動。這些校本研修措施為該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教師專業成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踐中,全體老師逐步體會到,這種“走出去、請進來’’的研訓模式雖然可以使教師開闊眼界,接受新觀念,但僅此還遠遠不夠,“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必須解放思想,拓寬思路,採取實質性措施,才能把新理念轉變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2003年底,該校成為北師大心理學院金盛華教授負責的國家“十五’’規劃課題…一“經驗合作教學’’課題實驗基地。在金教授和博士于海霞老師的主持下進行了“教學反思與教師成長’’課題實驗。課題組教師通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和效果,尋找問題,整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並在專家的指導下在同事之間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進而深入到現實問題的本質,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真正解決教師關注和困惑的問題,有效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個體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校本研修之路上作了有益的嘗試。
突出重點 教學工作穩步推進
1、堅持中心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古交一中在原有的基礎上全面整頓和建設教風、學風,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服務意識與創新意識;進一步開展教科研工作,大力推進學校的教學改革。
教務處和年級部加強了教學常規檢查和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管理,加強了考勤管理和“月考’’工作,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和發現並發展學生特長,教務處會同校圖書館組織了“愛我中華”讀書活動,還認真組織開展了高一、高二年級的數學、物理、化學三科知識競賽活動,對其優秀者,學校專門組織表彰會,頒發了證書和獎品。競賽活動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意識,不僅發現和培養了一部分學有所長的學生,而且激勵了學生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2、深化教改 強化校本課程管理
目前,學校更加重視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推進新課程改革,努力加強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校本課程建設已初見成效。該校拓展性課程共開設了三期,增設了圖書閱覽、電子室閱覽、理化生實驗等項目,增強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時將原課外興趣活動統一整合為校本課程,實現了統一管理。在時間上,他們大膽地進行了嘗試,將校本課程時間統一定為星期六上午,同時將原來每天下午的課時在時間上縮短,課數上增加,變三節為四節,這樣有利於學生身心的調節,便於提高教學的效率,使下午上課時間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以拓展性課程和活動類課程建設是為了促進學校課程建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遷入新校址以來的首屆體育節和首屆語文節的成功舉行,使其內容更豐富,活動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精品節目和一批富有語文特長的優秀人才,體現了學校校本課程建設的特色,不同程度地促進了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滿足了不同學生髮展的需求。
3、抓牢抓實 穩步推進畢業班工作
畢業班工作乃重中之重,抓好畢業班的備考工作、努力提高高考質量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前提和保證。一年來,全體領導及高三年級全體教職員工團結一致、緊密協作,認真按照學校學年初制定的加強畢業班工作意見,紮實開展各項教學工作。學校領導深入教學一線與教師共同商討解決高中畢業班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課任教師認真研究新考鋼,努力探討和改革複習的教學方法,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精心設計每堂複習課,提高了複習教學的效率。為了了解學生在校外的情況,加強學校與家長、社區的溝通,形成三方結合促進學生成績提高的合力,高一年級部組織了兩次高規格有實效的家長、社區聯誼會。聯誼會的成功舉辦有效地調動了社會資源,進一步保證了教學質量的鞏固
德育為首 校園文化碩果纍纍
主樓主樓
1、繼續開展了《弟子規》教育活動
該校緊緊圍繞弘揚“承華夏傳統、納四海文明”的校魂,開展了一系列有實效的德育活動:每天下午課間活動時間定時播放《弟子規》誦讀錄音;2005年5月,由德育處、語文學科組共同組織的“感悟《弟子規》”徵文比賽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思考、感悟並自覺踐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2、積極開展學習“八榮八恥”的活動
為回響上級部門的號召,深入學習領會胡錦濤總書記“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學校制定並出台了《古交一中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各班懸掛“八榮八恥’’標語牌,校領導、學生代表作“八榮八恥”國旗下演講,各年級各班通過召開主題班會、演講,談體會、出牆報等形式開展了內容豐富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3、強化育人氛圍構建文化長廊
為了弘揚本土文化,讚美可愛的古交,學校製作了“可愛的古交”宣傳牌面並懸掛在教學樓四層。“古交風俗、古交歷史、古交人物“等版面充分地發揮了牆壁育人的功效,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薰陶和感染,同時又培養了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
4、社團活動開展如火如荼
蘭亭文學社、雨馨小記者協會、金牛足球隊、學生樂隊等四十個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蓬勃發展,活動開展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成為培養學生特長、展示學生才藝,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課堂。
“校事如棋局局新,發展如梯步步高”,盤點古交一中幾年來在教學方面所取得的驕人的成績,標誌著古交一中在辦學理念、學校管理、教學改革、校本研訓,師德建設、教育質量、硬體設施等諸多方面均步入了太原市同類學校的前列。古交一中的發展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