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水庫

口頭水庫

口頭水庫位於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沙河支流郜河上遊河北省行唐縣口頭鎮北一公里處。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等級為II級。口頭水庫樞紐工程有主壩、東、西副壩、輸水洞、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和電站等。

基本信息

設計

口頭水庫由河北省石家莊地區水利局設計,始建於1958年5月,1964年10月主體工程竣工。1970年~1973年進行了擴建,修建了發電站和正常溢洪道。

技術指標

流域特性

口頭水庫位於海河流域大清河系沙河支流郜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42.5k㎡,多年平均降雨量533mm,多年平均徑流量3000萬m3,多年平均最大風速25m/s。多年平均陸面蒸發量約500mm,多年平均輸沙量52萬t。歷史最大入庫洪峰流量為933m3/s,發生在1963年8月7日,歷史最高洪水位201.91m(黃海高程,下同),發生在1996年8月5日。

主壩、副壩

攔河壩為粘土心牆壩,全長1355.49m。中間為主壩,長596.5m,最大壩高30m,主壩西側為西副壩,長363.1m,最大壩高17.5m;東側為東副壩,長396.34m,最大壩高17.5m;主、副壩壩頂高程206.39m,壩頂寬度8.0m。壩頂設漿砌石防浪牆,壩基設粘土截水槽防滲。

溢洪道

正常溢洪道位於大壩右側,為開敞式河岸溢洪道,堰上安裝有平面升臥式鋼閘門一扇,溢流堰為駝峰堰,下游消能採用挑流式。非常溢洪道位於正常溢洪道的右側,為明渠式溢洪道。

出水洞

出水洞包括輸水洞和發電支洞。輸水洞位於主壩右岸與正常溢洪道之間,為灌溉和發電合一的鋼筋混凝土圓形有壓洞。

水電站

電站位於大壩右岸,於1973年擴建時修建,電站裝有3台機組,總裝機容量640kW,設計年平均發電量34萬kwh。最大引水流量5.49m3/s。

水庫淹沒處理

口頭水庫征地高程為203.39m,淹沒耕地0.89萬畝,移民高程為205.39m,遷移人口2697人。

灌溉及供水

口頭水庫設計灌溉面積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7.7萬畝,年灌溉用水量1751萬m³。

特徵值

水庫現狀採用為1988年水庫除險加固設計特徵值,總庫容1.056億m3,調洪庫容0.608億m3,興利庫容0.161億m3,死庫容0.1599億m3,死水位190.37m,汛限水位197.39m,正常蓄水位200m,設計洪水位202.93m,校核洪水位205.31m。

防洪標準

1958年口頭水庫初設時的設計洪水標準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500年一遇。1984年河北省水利廳(84)冀水規設字第69號檔案審定成果,水庫的校核洪水標準達到2000年一遇。1987年經省水利廳(87)冀水規設字第43號檔案批覆,1988年的加固設計增加了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提高了保壩標準,使水庫的蓄、泄洪水能力大大提高,現狀設計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達到2000年一遇。

保護對象及範圍

水庫下遊河道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安全泄量為300m3/s;100年一遇保京廣鐵路、107國道、國防公路;重點保護行唐縣城和9個鄉鎮,保護人口13.5萬人,耕地25萬畝

調度運用

1963年洪水洪峰流量933m3/s,經水庫調節,消峰96.6%,下泄僅32m3/s,遠小於下游河道安全泄量

石家莊轄區內水庫及周邊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