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學

口腔解剖生理學

高等醫藥院校《口腔解剖生理學》第6版是根據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和衛生部教材辦公室,2006年4月在延安組織召開的全國高等學校口腔醫學專業第三屆教材評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暨第六輪衛生部規劃教材主編人會議的精神,在第5版規劃教材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主要供高等醫藥院校口腔醫學類專業五年制和七年制學生使用。按照口腔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定特點,本教材共分15章:即緒論、牙體解剖生理、牙列、猞與頜位、頜面骨、顳下頜關節、口腔顱面頸部肌、唾液腺、面頸部血管、面頸部淋巴結和淋巴管、口腔面頸部神經、口腔局部解剖、面頸部局部解剖、顱部局部解剖、口腔頜面部斷面解剖和口腔功能(其中口腔頜面部斷面解剖為新增內容)。

基本信息

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定義、任務與範疇

1、包括牙體解剖及牙弓與牙合、口腔頜面頸部解剖、口腔生理三個部分; 2、是一門研究人體口腔、頜面、頸部等各部位的形態結構,尤其是牙的正常形態、咬合關係、發育規律以及口腔生理功能的一門科學;

3、任務:闡明人體口腔頜面經部的層次關係和各器官形態結構及其毗鄰,緊密結合臨床套用,為後續的口腔醫學專業課奠定必要的形態學基礎。

口腔解剖生理學的發展與地位

1、作為口腔醫學基礎學科的口腔解剖生理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正在發展中的學科,其學科內容仍在不斷地充實和改進。

(1)祖國醫學早在幾千年前已有口腔解剖生理學方面的論述。公元前3世紀的《黃帝內經》中曾對牙的萌發時間,以及有關的口腔生理知識有所記載。

(2)新中國成立後,口腔醫學教育和口腔保健事業得到了迅速地發展。科研方面成果卓著;全國許多醫學院校相繼開設了口腔醫學專業,培養了大批高、中級口腔醫學專業人員,為我國口腔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2、從某種程度上講,口腔解剖生理學在口腔醫學基礎學科與臨床學科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學習口腔解剖生理學的觀點和方法

(一)理論聯繫實際

(二)樹立局部和整體統一的觀點

(三)形態與功能相互聯繫的觀點

(四)動態發展的觀點

《口腔解剖生理學》圖書信息

版權資訊

作 者: 皮昕 主編

出 版 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79-8-1

字 數: 490000

頁 數: 316

開 本: 16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1708875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醫學 >> 臨床醫學 >> 口腔學

定價:¥45.00

內容提要

高等醫藥院校《口腔解剖生理學》第6版是根據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和衛生部教材辦公室,2006年4月在延安組織召開的全國高等學校口腔醫學專業第三屆教材評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暨第六輪衛生部規劃教材主編人會議的精神,在第5版規劃教材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主要供高等醫藥院校口腔醫學類專業五年制和七年制學生使用。

本著強調“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體現“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實用性)”的宗旨和加強基礎知識、注重素質教育、明確教材定位、注意博採眾長和強調整體最佳化的要求,編委們對第5版教材各章節內容進行了認真地修訂。修訂後的第6版教材,力求體現下列特點:①注意精選內容,力求深廣得度;②理論聯繫實際,重視循序漸進;③注意學科銜接,避免重複脫節;④弘揚民族文化,培育愛國思想;⑤適當反映進展,做到逐步更新;⑥圖文密切配合,以便教、學使用;⑦遵守著作權法,認真親自編寫。

按照口腔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定特點,本教材共分15章:即緒論、牙體解剖生理、牙列、猞與頜位、頜面骨、顳下頜關節、口腔顱面頸部肌、唾液腺、面頸部血管、面頸部淋巴結和淋巴管、口腔面頸部神經、口腔局部解剖、面頸部局部解剖、顱部局部解剖、口腔頜面部斷面解剖和口腔功能(其中口腔頜面部斷面解剖為新增內容)。全書黑白及套色插圖399幅、彩圖8幅。

根據21世紀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醫學人才的要求,本教材提供了學生應掌握的《口腔解剖生理學》英文名詞(依據“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目錄

第一章緒論

一、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定義和任務

二、口腔解剖生理學的發展簡史

三、學習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基本觀點

四、學習口腔解剖生理學的基本方法

(一)注重實踐

(二)善於總結

(三)多加強化

第二章牙體解剖生理

第一節牙的演化

一、各類動物牙的演化特點

(一)魚類

(二)兩棲類

(三)爬行類

(四)鳥類

(五)哺乳類

二、牙體形態演化學說

(一)三尖學說

(二)聯合學說

第二節牙的分類、功能及臨床牙位記錄

一、牙的分類

(一)根據牙在口腔記憶體在時間的久暫分類

(二)根據牙的形態特點和功能特性分類

二、牙的功能

(一)咀嚼

(二)發音和言語

(三)保持面部的協調美觀

三、臨床牙位記錄

(一)部位記錄法

(二)palmer記錄系統

(三)通用編號系統

(四)國際牙科聯合會系統

第三節牙的組成部分

一、外部觀察

(一)牙冠

(二)牙根

(三)牙頸

二、剖面觀察

(一)牙釉質

(二)牙骨質

(三)牙本質

(四)牙髓

第四節牙體一般套用名詞及表面解剖標誌

一、牙體一般套用名詞

(一)套用術語

(二)牙冠各面的名稱

二、牙冠表面解剖標誌

(一)牙冠的突起部分

(二)牙冠的凹陷部分

(三)斜面

(四)生長葉

第五節牙體外部形態

一、恆牙外形

(一)切牙組

(二)尖牙組

(三)前磨牙組

(四)磨牙組

二、乳牙外形

(一)乳切牙組

(二)乳尖牙組

(三)乳磨牙組

(四)乳牙套用解剖

三、乳牙及恆牙的萌出和更替

(一)乳牙的萌出

(二)恆牙的萌出和乳恆牙的更替

四、牙體形態的生理意義

(一)牙冠形態的生理意義

(二)牙根形態的生理意義

第六節牙髓腔解剖

一、髓腔各部名稱

……

第三章牙列、(牙合)與頜位

第四章頜面部胄

第五章顳下頜關節

第六章口腔顱面頸部肌

第七章唾液腺

第八章面頸部血管

第九章面頸部淋巴結和淋巴管

第十章口腔頜面頸部神經

第十一章口腔局部解剖

第十二章面頸部局部解剖

第十三章顱部局部解剖

第十四章口腔頜面部斷面解剖

第十五章口腔功能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