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

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是指1947年國統區學生大規模地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運動。

事件經過

1947年,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不斷勝利,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政治教育危機日益嚴重。青年學生遭受著無窮災難。5月後,他們在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反對各種不合理問題的分散鬥爭,舉行了“五四”紀念活動。上海學生進行了反內戰、反壓迫、反賣國的宣傳。清華大學自17日起罷課3天,並發表《反飢餓反內戰罷課宣言》,得到各校回響。北平學生在罷課期間,各校組織宣傳隊分赴市區向各界民眾宣傳反飢餓反內戰。

18日,國民黨政府發布《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嚴禁10人以上的請願、罷課、罷工和示威遊行。遭到全國學生的反對。次日,上海學生7,000餘人歡送滬杭區國立院校學生“挽救教育危機晉京代表聯合請願團”,並舉行“反飢餓反內戰”大遊行。其他各地學生也紛紛派代表赴南京請願。20日,京滬蘇杭地區16所專科以上學校6,000多學生為“挽救教育危機”舉行聯合大遊行。
同日,華北地區21所大、中學校學生,在北平天津舉行反飢餓、反內戰萬人大遊行。南京、天津的遊行學生遭毆打,造成了震驚全國的五二○血案。國民黨的暴行更激起了學生的憤怒,他們繼續以罷課遊行等行動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鬥爭。從5月下旬到6月中旬,“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口號聲,響遍了武漢、西安、長沙、重慶、成都、福州等國民黨統治區60多個大、中城市。國民黨統治區城市裡幾乎所有的大學生和大部分中學生參加了鬥爭,人數達60萬。

這次運動是中國學生運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各階層人民也紛紛起來聲援愛國學生的正義鬥爭。這次運動與人民解放軍反擊蔣介石反動軍隊的戰爭相配合,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為全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