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礦監稅使

反礦監稅使

反礦監稅使,明萬曆年間,工商業者和市民反抗封建剝削的鬥爭。反礦監稅使的鬥爭遍及全國各地,且延續的很長時間,形成了一股反苛捐雜稅和摧殘工商業的鬥爭浪潮。

概述

明萬曆年間,工商業者和市民反抗封建剝削的鬥爭。

背景

明後期,由於內外用兵和大興土木,明朝財政危機日漸加劇。為擺脫財政危機,自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起,明神宗陸續派遣大批宦官,作為礦監稅使分赴各地搜刮錢財。稅使專在重要城鎮、關隘和水陸交通沿線,廣設稅卡,向過往商旅徵收商稅。他們甚至相距數十里便設一卡。見商賈懦弱者甚至搶奪貨物。即使是行李,亦要搜查。礦監則以地下有礦脈為名,任意拆民房,掘良田,毀墳墓。還公然搶劫和姦淫婦人,甚至斷人手足投入江中。

反抗行動

從萬曆二十五年至三十年間,僅搜刮來的礦稅銀竟多達300萬兩。礦監稅使敲骨吸髓般地盤剝,導致諸多店鋪倒閉,工商業遭受嚴重摧殘,亦嚴重損害了市民的利益。工商業者和市民對礦監稅使的暴行恨之入骨,奮起反抗。

萬曆二十七年(1599),山東臨清爆發了反抗稅使馬堂暴行的“民變”。萬餘名民眾縱火焚燒稅監衙門,殺死馬堂的隨從27人。

同年,湖廣稅使陳奉到荊州徵稅時,任意加稅,激起數千名商民反抗,向他投擲磚瓦石塊。陳奉倉皇逃竄。隨後,陳奉又到武昌橫徵暴斂,侮辱婦女。二十八年、二十九年,武昌連續發生的反陳奉的“民變”。6萬商民包圍陳奉公署,將其爪牙16人捆綁手足,投之於江。迫使神宗撤回陳奉。

稅使孫隆在蘇州對每張織機加征銀三錢。又規定絲織品在市場售出,織造工匠要納銀二分。此法頒布後,機戶皆關門罷織,大批機工失業,餓斃街頭。二十九年六月初三日,2000餘名憤怒的織染工在織工葛賢的率領下,擊斃孫隆爪牙湯莘、徐成,捶死稅官多人。孫隆逃入蘇州官府。憤怒的民眾聚集於官府前,要求交出孫隆。後在地方官府的保護下,孫隆逃往杭州,後被明廷撤職。

這一時期,反礦監稅使的鬥爭遍及全國各地,且延續的很長時間,形成了一股反苛捐雜稅和摧殘工商業的鬥爭浪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