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軀體神經病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reflectorysomaticneuropathy)英文名:reflectorysomaticneuropathy,別名:軀體神經病;反射性交感神經性營養不良。系由於富有交感神經的周圍神經受輕微的損傷後反射性地引起該受累神經支配區及其支配區以外部位的嚴重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常好發於富有交感神經纖維的正中神經或脛神經外傷之後。損傷輕微,症狀表現嚴重,且常超越受損神經的支配區。以運動[癱瘓或(和)攣縮]和血管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最突出,肢體遠端較劇。一般在外傷後立即或數日、數周后發病,肌肉常顯萎縮,但對機械和電刺激興奮性增高。肌電圖無失神經性改變。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多為病例報導中國國內尚未查到相關的發病率統計學資料

病因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中樞神經系統
多認為系因手、足的刺傷割傷、藥物注射或針刺治療等輕微外傷處的病理性刺激灶,刺激了本體感覺和深部痛覺纖維而引起。

發病機制:
輕微外傷處的病理性刺激灶不斷地傳至脊髓,在其相應的及其鄰近的脊髓節段內形成病理優勢灶當這種優勢灶以抑制過程為主時,即表現為反射性麻痹(癱瘓);而當這種優勢灶以興奮過程為主時即表現為反射性攣縮。因同時波及了脊髓側角自主神經中樞,故引起相應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上述病理優勢灶僅限於一側脊髓時臨床症狀出現在病灶同側;如上述病理優勢灶波及雙側脊髓時,則雙側均可出現上述臨床症狀但仍以傷側為重

臨床表現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臨床診治
1.好發部位好發於富有交感神經的正中神經和脛神經支配區的肢端輕微外傷之後

2.神經損傷輕微,症狀嚴重而廣泛如一側指(趾)的輕微刺傷,可導致該側手和前臂(足和小腿),甚至整個肢體和對側肢體的癱瘓肌肉萎縮等功能障礙的範圍廣泛且遠遠超出了該神經的支配區

3.神經症狀

(1)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常在傷後半小時至數小時(一般為2~3h)內即可出現以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為主的明顯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常表現有肢體腫脹(嚴重者並可出現水皰),膚色發紅髮紫或呈大理石紋樣,皮膚溫度多降低和發涼;後期可有損傷部位的色素沉著且長期不褪和指(趾)甲的營養性改變。嚴重病例還可有骨質脫鈣和關節間隙的增寬

(2)運動障礙多表現為嚴重的肢體癱瘓或攣縮前者多在傷後早期出現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反射性軀體神經病

且多表現為不全性(少數為完全性)癱瘓;腱反射多亢進亦有降低或消失者;後者出現較晚,或由癱瘓轉變而來引起運動障礙的原因,一方面是因反射性的脊髓優勢病灶另一方面系因肢體和關節的運動性疼痛所致肌萎縮出現較早,並可波及整個肢體。萎縮的肌肉對機械性刺激直流-感應電刺激的興奮性均有增高但絕無電變性反應。

(3)感覺障礙:以疼痛為主一般在傷後傷肢即可出現難忍的疼痛或難以形容的不適感且以傷部或其周圍為著,甚至可擴及其遠處的關節當活動關節時疼痛明顯加重,因而病人不敢活動甚至拒絕醫務人員的檢查。安靜和不動時疼痛可有明顯減輕或僅呈輕微的疼痛或麻木感。客觀檢查多呈短套式感覺減退少數可有過敏。嚴重病例可呈長套式感覺減退並可波及到靠近肢體近端的軀幹部分。

併發症

常有煩躁、情緒不穩、失眠;損傷部位的色素沉著嚴重病例還可有骨質脫鈣和關節間隙的增寬;肌萎縮出現較早,並可波及整個肢體

診斷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醫學設備
診斷:
根據手、足的輕微外傷史臨床症狀的範圍和程度與外傷不符等特點常可做出診斷。

鑑別診斷:
1.自主神經症狀明顯者應注意與紅斑肢痛症蜂窩織炎接觸性過敏性皮炎等病鑑別
2.運動障礙明顯者應注意與周圍神經創傷、癔症等病鑑別。
3.疼痛症狀明顯者應注意與灼性神經痛肩手綜合徵等病鑑別

檢查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診斷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生化檢查及腦脊液常規檢查多無特異性。

其它輔助檢查:
1、血、尿常規。2、血生化常規。3、B超彩超。4、頭顱肢體影像學檢查多數正常,但有鑑別診斷意義

相關檢查:
腦脊液

治療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西藥
1、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解除脊髓段的優勢病灶
(1)封閉療法:上肢病變可試行頸交感神經節和臂叢神經封閉治療,下肢病變可試行骶管硬膜外封閉和腰交感神經節封閉治療。
(2)物理治療:可輔以交感神經乾和相應脊髓節段的鈣離子透入透熱療法等
(3)紫外線輻射充氧血液輸入療法。

2、手術治療對長期不愈病例,必要時可在受傷部位行手術探查,切除,瘢痕和神經瘤亦可試行交感神經乾切斷術

3、對症處理
(1)抗交感神經功能亢進的藥物治療:需要時可適量給服美托洛爾(倍他樂克)(12.5~25mg)普萘洛爾(心得安)(10mg)等藥。
(2)安眠藥治療:可酌情交替選用甲丙氨酯(眠爾通)(0.2g)三唑侖(0.25mg)、咪達唑侖(midazolam,7.5mg)、地西泮(安定)(2.5~5.0mg)等藥,以求改善睡眠和緩解情緒。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中草藥
4、應積極治療傷肢刺激病灶。局部可行傷部透熱療法、碘離子或鈣離子直流電導入超高頻電場治療,以消除刺激灶。

5、可行神經阻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和解除相應脊髓節段的優勢病灶。上肢病變者可行同側臂叢及頸交感神經節阻滯,下肢病變者可行骶管硬脊膜外及同側腰交感神經乾阻滯,以及相應脊髓節段的透熱、普魯卡因或鈣離子導入等療法。對頑固不愈病例,可行傷部手術探查、切除瘢痕和神經瘤或病灶側交感神經節切除等。

6、還可採用神經乾脈衝電流刺激、針刺及中藥等治療。

7、發病後如若及時治療,可在較短期內獲得完全痊癒,預後良好。若未能及時治療的嚴重病例,病程可遷延日久,頑固不愈,遺有較嚴重的運動和植物神經障礙。

特色療法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醫療器械
(一)濕敷法

方一

取吳茱萸、黑附子肉桂、乾薑、川芎、蒼朮、羌活、獨活、威靈仙、土元全蟲冰片各10克,細辛6克,紅花15克,皂角9克,川椒30克。將上述藥物烘乾,研為細末、過篩,取生薑汁或酒調成膏狀敷於患處。本方善治風、寒、濕三氣所致關節痛。

方二

取絲瓜籽適量,研為細末,醋調成膏狀,敷命門穴(背後兩腎之間,在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肚臍相對的位置),上用塑膠薄膜和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本方適用於濕熱腰痛

(二)熨敷法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中草藥
取荊芥、防風、秦艽、丁香、肉桂、乳香、沒藥及胡椒各等量,共研細末。治療時將藥粉撒在患處皮膚上,取白布2~3塊(醋浸)蓋於藥末上。再用20毫升注射器吸取95%酒精噴灑在白布上,然後點燃,並不斷噴灑酒精,待患者感覺燙時吹熄,略涼後再度點燃(初次熨敷時不要太熱,用此法應注意防燙傷)。反覆4~5次即可結束1次治療,一般可隔日進行,亦可每日進行。10天1個療程,停5天,繼續下1療程。本方適用於急慢性腰扭傷、慢性腰勞損。也可適用關節扭傷、肌肉風濕病、骨折及脫臼的功能恢復階段等。

(三)藥酒拍打法

取桑寄生、杜仲狗脊川斷、白花蛇、梧桐花、木香當歸、元胡、乳香及沒藥各等份,浸於45~70度白酒中,每日攪拌,半月後使用。用時在患處蘸上藥酒,拍打腰部。每日1~2次,每次15分鐘,本方對外傷性腰痛、腰肌勞損及風寒濕痹所致的腰痛均有較好的療效。

(四)膏藥

取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等,使用前將患處皮膚洗淨擦乾,貼於患處即可。貼的範圍略超過病痛區域。如是固態的膏藥,如狗皮膏、萬應膏、損傷風濕膏等,先行烘烤,烊化後再貼於患處。有些軟膏,如溫經痛絡膏、舒經活絡膏、伸筋膏等糊狀物,用時直接塗布於皮膚上,以看不見痛處皮膚為度,外加紗布並包紮,按使用說明或醫囑定時更換。

值得注意的是,局部皮膚有創口、發生感染或有皮膚病的患者禁忌貼膏藥。含有麝香之類藥物的膏藥,對懷孕有影響,孕婦不宜使用。另外,對一些西醫已經診斷明確的腰痛,還是應以主治醫生的治療為主,上述方法僅作為輔助治療。

預後預防

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經治療可以緩解。肌萎縮出現較早並可波及整個肢體。如病程較長,還可有骨質脫鈣和關節間隙的增寬。

預防:
尚無較好措施主要是預防可能引起本病的相關疾病。

保健貼示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西藥
(1)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免疫力以減少急慢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礙及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的發生

(2)注意勞動保護隨著工農業的飛速發展需要特別注意勞動保護以減少像汞鉛苯錳一氧化碳(煤氣)以及某些農藥引起的急慢性中毒所致精神障礙要防止酗酒普及用藥知識避免一些精神活動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的發生

(3)要加強交通管理防止交通事故注意預防顱腦損傷以減少顱腦外傷性精神障礙的發生

(4)要廣泛深入地防止軀體疾病寄生蟲病地方病性病傳染病等做到早防早治以避免某些軀體疾病及中樞神經梅毒的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