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側索硬化症

原發性側索硬化是一種以皮質脊髓束受累為主的,以痙攣性截癱而感覺正常為主要表現的運動神經元病。該病屬於中醫痿證範疇,乃由風、瘀阻滯筋脈和肝腎虧虛、筋脈失養所致。多見於31~60歲男性;起病隱襲,進展緩慢。

原發性側索硬化病情概述

原發性側索硬化 是一種以皮質脊髓束受累為主的,以痙攣性截癱而感覺正常為主要表現的運動神經元病。該病屬於中醫痿證範疇,乃由風、瘀阻滯筋脈和肝腎虧虛、筋脈失養所致。多見於31~60歲男性;起病隱襲,進展緩慢。

原發性側索硬化症狀

1、中年或更晚起病;首發症狀為雙下肢對稱的痙攣性無力,緩慢進展,漸波及雙上肢,出現四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及病理征,無肌萎縮,不伴束顫,感覺正常。
2、皮質延髓束變性出現假性球麻痹,伴情緒不穩、強哭強笑。
3、多為緩慢進行性病程,偶有長期生存報告。

原發性側索硬化診斷

1、神經電生理:肌電圖呈典型神經源性改變。靜息狀態下可見纖顫電位、正銳播,有時可見束顫電位;小力收縮時運動單位電位時限增寬、波幅增大、多相波增加,大力收縮呈現單純相。神經傳導速度正常。運動誘發電位有助於確定上運動神經元損害。
2、肌肉活檢:有助於診斷,但無特異性,早期為神經源性肌萎縮,晚期在光鏡下與肌源性肌萎縮不易鑑別。
3、其他:血生化、CSF檢查多無異常,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可輕度異常,MRI可顯示部分病例受累脊髓和腦幹萎縮變小。

原發性側索硬化臨床表現

1、痙攣性截癱:為雙下肢對稱性無力、僵硬,行走時呈痙攣步態,逐漸累及雙上肢。一般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下肢較為明顯,病理反射陽性。晚期可有小便失禁。
2、無肌肉萎縮和肌束顫動。
  3、客觀感覺正常,無意識智慧型改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