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英文名:family of origin,即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基本信息

簡介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
每個家庭都是有系統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組建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父母。

我們應該正確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關係。當我們的家庭還是原生家庭時,子女應當孝敬父母,父母應當關心子女的生活。當我們有了新生家庭後,在這個新生家庭中妻子與丈夫二人要結合為一體,應該儘量在精神和物質上從對原生家庭的依賴或影響中走出來,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見。

中國人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療理論,就是要解讀這本難念的經,其中原生家庭(familyoforigin)的觀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這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效對象,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影響子女日後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人要認識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才不致將原生家庭一些負面的元素帶到新家庭去。

影響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
弗里曼(DavidS.Freeman)在FamilyTherapywithCouples-TheFamily-of-originApproach提及五項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了解原生家庭對夫妻關係的影響:

1、人從家庭的經歷中,不可能沒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例如:來自沒安全感家庭的,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2、我們擇偶時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我們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獨特等。

3、我們都帶著這些未了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關係或家庭中得到解決。

4、我們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滿足,就會只顧索求,沒有能力為擇偶付出。這看法雖然有點悲觀,但是我們如果勇於面對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就有新的動力重新去愛。

5、關係上的問題大多是因為原生家庭未解的結,而多於因為缺乏委身、關心和愛。這種看法或許帶有諒解和盼望,當然背後不是鼓勵你將埋怨歸咎於原生家庭,而是鼓勵你去正視家庭遺留下來的問題。

聖經中的例子

在創世記列祖的故事中,我們不難找到傷痛相傳的例子,雅各就是負面的例子。他生長在充滿偏愛的原生家庭里,這偏愛的負面影響就伴隨著他。

雅各的母親偏愛他,父親偏愛兄長掃羅,以致兄弟不和,日後成為世仇。當雅各建立家庭,面對一對姊妹時,他偏愛妹妹拉結,使這對姊妹因忌妒而不斷相爭,連眾多兒子的名字都隱含著母親的競爭戰況。

雅各似乎仍然不明白偏愛的弊端和後果,在眾多兒子中,雅各愛約瑟過於愛其他的兒子,因為約瑟是他年老時生的(也是他偏愛的妻子拉結生的)。他給約瑟造了一件彩色長衣(通常是長子才有權擁有長衣)。約瑟的哥哥見父親偏愛約瑟,就恨他,不能與他和和氣氣地說話。

哥哥的仇恨因此萌生,約瑟終於被哥哥賣到埃及。雅各不是承受了父母偏愛留給他們兄弟相殘的惡果嗎?為什麼他不從歷史中汲取教訓,自己卻重蹈覆轍,偏愛某個妻子、某個兒子,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在人不知不覺間傳遞下去。

一些好的傳統我們要保留,並將之傳遞給下一代,例如:家庭重視兄弟姐妹彼此扶助;不良的相處互動關係如偏愛,我們要除去。

雖然古人說“三歲定八十”,弗洛伊德也說幼年的行為訣定了將來的行為,但是這種說法不是絕對的,因為人有重新抉擇的能力。不少人能夠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例如:父親是不負責任的“酒鬼”,兒子是可以努力成為有責任感的男子的。只要願意努力,探究成長過程中受到的種種影響,去蕪存菁,希望仍在我們的新家庭中。

聖經中能夠擺脫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人,首選是約瑟。約瑟對哥哥們說:“你們不要害怕,我怎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是要害我,但神有美好的意思在其中,為要成就今日的光景,使許多人的性命得以保全。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供養你們和你們的孩子”。於是約瑟用仁慈的話安慰他們。

約瑟看到神在他家庭中奇妙的安排,本來是哥哥的傷害,卻帶來祝福,令家人的生命得到保全。基督徒有沒有想過神放你在這個家庭中有他特別的心意?先正視家庭對你的影響,並借著信仰的力量,將家人帶到神的身邊。

原生家庭對夫妻相處的六方面影響:

應付框(CopingFrame):我的家人是怎樣面對壓力的呢?我自己也是這樣嗎?

模範框(ModelingFrame):我的父母在相處上,給我作別人的丈夫或妻子留下什麼榜樣?

角色框(RoleFrame):我在原生家庭中扮演什麼角色?我是習慣要做決定的,還是聽候別人的帶領?這對我的婚姻生活有什麼影響?我與配偶的角色能有彈性,因環境的需要而調節嗎?

定義現實框(DefinitionFrame):我的家人怎樣看現實?是悲觀失望還是樂觀?我家庭有沒有一些價值取向是我一直奉為金科玉律的?這與我配偶的價值觀有衝突嗎?

倒轉框(ReversalFrame):我有什麼行為、態度或想法,是刻意與原生家庭相反的?是想擺脫父母某些負面的影響嗎?我有沒有留意這些行為有時候會矯枉過正呢?

效忠框(LoyaltyFrame):在我的原生家庭中,我傾向效忠於誰?這對我的婚姻有什麼影響?婚姻遇到不快時,我會否找其他家庭成員作聯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