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下的日子

原下的日子這本書作者陳忠實,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出版。

基本信息

作品信息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頁碼:307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7530209442/9787530209448

·條碼:9787530209448

·版次:1版

·裝幀:精裝

·開本:32

·中文:中文

·叢書名:陳忠實集

市場價:¥28.00

內容簡介

背著一周的粗糧饃饃,我從鄉下跑到幾十里遠的城裡去念書,一日三餐,都是開水泡饃,不見油星兒,頂奢侈的時候是買一點雜拌鹹菜;穿衣自然更無從講究了,從夏到冬,單棉衣褲以及鞋襪,全部出自母親的雙手,唯有冬來防寒的一頂單帽,是出自現代化紡織機械的棉布製品。在鄉村讀國小的時候,似乎於此並沒有什麼不大良好的感覺;現在面對穿著艷麗、別致的城市學生,我無法不“顧影自卑”。說實話,由此引起的心理壓抑,甚至比難以下咽的粗糧以及單薄的棉衣遮御不住的寒冷更使我難以忍受。

作者簡介

陳忠實,1942年生於西安市灞橋區,1965年初發表散文處女作,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已出版《陳忠實小說自選集》三卷、《陳忠實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別白鴿》等40餘種作品。《信任》獲1979年全國短篇小說獎,《渭北高原,關於一個人的記憶》獲1990-1991全國報告文學獎,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8),在日本、韓國、越南翻譯出版。曾十餘次獲得《當代》、《人民文學》、《長城》、《求是》、《長江文藝》等各大刊物獎。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目錄

師表·友情·親情

第一次投稿

晶瑩的淚珠

何謂良師——我的責任編輯呂震

釋疑者

別路遙

雖九死其猶未悔

何謂益友——我的責任編輯何啟治

旦旦記趣

家之脈

三九的雨

山·水·樹·鳥

又見鷺鷥

擁有一方綠蔭——《我的樹》之一

綠蜘蛛,褐蜘蛛——《我的樹》之二

綠風——《我的樹》之三

火晶柿子——《我的樹》之四

一株柳

種菊小記

告別白鴿

拜見朱䴉

家有斑鳩

遇合燕子,還有麻雀

在河之洲

關於一條河的記憶和想像

體驗·言說

汽笛·布鞋·紅腰帶

最初的晚餐——《生命歷程中的第一次》之一

尷尬——《生命歷程中的第一次》之二

沉重之塵——《生命歷程中的第一次》之三

與軍徽擦肩而過

六十歲說

原下的日子

為城牆洗唾——關中辯證之一

粘面的滑稽——關中辯證之二

遙遠的猜想——關中辯證之三

孔雀該飛何處——關中辯證之四

鄉諺一例——關中辯證之五

也說鄉土情結——關中辯證之六

兩個蒲城人——關中辯證之七

藉助巨人的肩膀——翻譯小說閱讀記憶

也說中國人的情感

別人的風景

中國餐與地攤族——義大利散記之一

貞節帶與鬥獸場——義大利散記之二

那邊的世界靜悄悄——美、加散記之一

北橋,北橋——美、加散記之二

感受文盲——美、加散記之三

口紅與坦克——美、加散記之四

捷運口腳步爆響的聲浪——俄羅斯散記之一

林中那塊陽光明媚的草地——俄羅斯散記之二

自家的山水

魯鎮紀行

追尋貂蟬

伊犁有條渠

燦爛一瞬——涼山筆記之一

神秘一幕——涼山筆記之二

駱駝刺——車過柴達木之一

鹽的湖——車過柴達木之二

天之池

威海三章

漕渠三月三

在烏鎮

黃帝陵,不可言說

柴達木掠影

完成一次心靈洗禮——感動長征之一

黃洋界一炮——感動長征之二

再到鳳凰山

媧氏莊杏黃

一九八0年夏天的一頓午餐

文摘

師表·友情·親情

第一次投稿

背著一周的粗糧饃饃,我從鄉下跑到幾十里遠的城裡去念書,一日三餐,都是開水泡饃,不見油星兒,頂奢侈的時候是買一點雜拌鹹菜;穿衣自然更無從講究了,從夏到冬,單棉衣褲以及鞋襪,全部出自母親的雙手,唯有冬來防寒的一頂單帽,是出自現代化紡織機械的棉布製品。在鄉村讀國小的時候,似乎於此並沒有什麼不大良好的感覺;現在面對穿著艷麗、別致的城市學生,我無法不“顧影自卑”。說實話,由此引起的心理壓抑,甚至比難以下咽的粗糧以及單薄的棉衣遮御不住的寒冷更使我難以忍受。

在這種處處使人感到困窘的生活里,我卻喜歡文學了;而喜歡文學,在一般同學的眼裡,往往是被看做極浪漫的人的極富浪漫色彩的事。

新來了一位語文老師,姓車,剛剛從師範學院畢業。第一次作文課,他讓學生們自擬題目,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是我以前所未遇過的新鮮事。我喜歡文學,卻討厭作文。諸如《我的家庭》、《寒假(或暑假)里有意義的一件事》這些題目,從國小作到中學,我是越作越煩了,越作越找不出“有意義的一天”了。新來的車老師讓我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我有興趣了,來勁了,就把過去寫在小本上的兩首詩翻出來,修改一番,抄到作文本上。我第一次感到了作文的興趣而不再是活受罪。

我萌生了企盼,企盼儘快發回作文本來,我自以為那兩首詩是傑出的,會震一下的。我的作文從來沒有受過老師的表彰,更沒有被當做範文在全班宣讀的機會。我企盼有這樣的一次機會,而且正朝我走來了。

車老師抱著厚厚一摞作文本走上講台,我的心無端地慌跳起來。然而四十五分鐘過去,要宣讀的範文宣讀了,甚至連某個同學作文里一兩句生動的句子也被摘引出來表揚了,那些令人發笑的錯句病句以及因為一個錯別字而致使語句含義全變的笑料也被點出來,終究沒有提及我的那兩首詩,我的心裡寂寒起來。離下課只剩下幾分鐘時,作文本發到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車老師用紅墨水寫下的評語,倒有不少好話,而末尾卻懸下一句:“以後要自己獨立寫作。”

我愈想愈覺得不是味兒,愈覺不是味兒愈不能忍受。況且,車老師給我的作文沒有打分!我覺得受了屈辱。我拒絕了同桌以及其他同學伸手要交換作文的要求。好容易挨到下課,我拿著作文本趕到車老師的房門口,喊了一聲:“報告——”

獲準進屋後,我看見車老師正在木架上的臉盆里洗手。他偏過頭問:“什麼事?”

我揚起作文本:“我想問問,你給我的評語是什麼意思?”

車老師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