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扇

卻扇

古代行婚禮時新婦用扇遮臉,交拜後去之。後用以指完婚。舊時婚俗,新娘出嫁,須得蒙頭遮面,其用意有兩種:第一是“遮羞”,第二是“避邪”。新娘蓋面的東西除蓋巾外,還有扇子。普通都是用摺扇或縱扇兩種。

概述

卻扇卻扇
卻扇,舊時婚俗,新娘出嫁,須得蒙頭遮面,其用意有兩種:第一是“遮羞”,第二是“避邪”。新娘蓋面的東西除蓋巾外,還有扇子。普通都是用摺扇或縱扇兩種。新娘自出閣大禮起,一直把扇子拿在手中,見人即雙手張扇,用以遮面。就是拜堂拜客時,也只是低垂扇子,彎腰作揖,一直到全部嘉禮完成,眾親友退出新房為止,新娘才敢大膽地放下扇子。故洞房定情,古語美稱為卻扇。
古代行婚禮時新婦用扇遮臉,交拜後去之。後用以指完婚。 庾信《為樑上黃侯世子與婦書》:“分杯帳里,卻扇牀前。”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花燭》:“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壻、卻扇及觀花燭之事。”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三》:“灞州一宦家娶婦,甫卻扇,新婿失聲狂奔出。”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三》:“卻扇之夕,風撲花燭滅者再。”

婚俗

起源

《世說新語·假譎》說晉人溫嶠的堂姑母委託溫嶠為其女兒物色夫婿。幾天后,溫嶠說已經物色好,門第與身世不低於自己。婚禮時,新娘用手撥開紗扇,發現新郎就是溫嶠。這就是‘卻扇‘一詞的出典。清代平步青的《霞外攟屑》說:‘古時婚禮,侍兒以紗扇蔽新婦,徹扇曰卻扇。‘南北朝庾信的《為上黃侯世子贈婦》詩說:‘分杯帳里,卻扇床前。‘也是用溫嶠娶婦的典故。

發展演化

到唐代,卻扇已經成為普遍的禮俗。《資治通鑑》記載,唐中宗景龍二年,賜婚御史大夫竇從:‘內侍引燭籠、步障,金縷羅扇,自西廊而上,扇後有人。‘兩人相對而坐之後,中宗命竇從‘誦卻扇詩數首,扇卻,去花易服而出。‘胡三省的注說:‘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妝詩、卻扇詩。‘新娘要等新郎做了卻扇詩之後,才肯除去擋臉的扇子,確實很有文人婚禮的情趣,於此也可見唐代詩風之盛。唐封寅的《封氏聞見記》說:‘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婿、卻扇及觀花燭之事。‘‘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
近代有些地方的風俗,是新郎也象新娘一樣,在新婚之夕,不分冬復,手中都拿著一把扇子,不過這把扇子的用場卻和新娘大不相同。新娘是用來遮羞的,而新郎除了作裝飾品外,最主要的還是為了用扇子作敲轎門、挑蓋頭的工具。在新娘下轎前,新郎先用合扇在轎門上輕敲三下,然後由娶親人啟開轎門,新娘下轎後,馬上由伴郎扶新郎登高,用合著的扇子在新娘頭頂上輕打三下,及至拜過天地後,再用扇子(合扇)挑去新娘蒙頭蓋面的“蓋頭”,俗稱“挑蓋頭”,到此,嘉禮才算完成。

卻扇詩

卻扇也是詩人騷客詩詞的材料,文學史上二有數不盡的新娘詠,都題名為“卻扇”詩。梁何遜《看伏郎新婚詩》云:“霧夕蓮出水,霞朝日照梁。何如花燭夜,輕扇掩紅妝。良人復灼灼,席上自生光。所悲高駕動,環佩出長廊。”陳周弘正《看新婚詩》:“莫愁年十五,來聘子都家。婿顏如美玉,婦色勝桃花。帶啼疑暮雨,含笑似朝霞。暫卻輕紈扇,傾城判不賒。”唐楊師道《初霄看婚詩》云:“洛城花燭動,戚里畫新娥。隱扇羞應慣,含情愁已多。輕啼濕紅粉,微睇轉橫波。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從以上幾首詩可知,南北朝、唐時均有以扇遮面之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