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舊名]

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舊名]
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舊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達爾貝達(Dar el Beida)摩洛哥摩洛哥歷史古城達爾貝達,位於大西洋岸,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全國經濟和交通中心,擁有全國70%的現代工業,市區和郊區有1000多座工廠,工商業、金融中心,素有“摩洛哥肺葉”的稱號。人口約260萬。附近為富庶農業區,內陸腹地寬廣,富磷灰石等礦產資源。城市平均海拔50米。氣候溫和,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3℃,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城市臨海,樹木常青,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是非洲著名的旅遊城市。目前城市名叫卡薩布蘭卡。在西班牙語裡,“卡薩布蘭卡”也是“白色的房子”的意思。

基本信息

城市簡介

(圖)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得名於西班牙語,意即為“白色的房子”。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好萊塢電影《卡薩布蘭卡》更是讓這座白色之城聞名世界。由於“卡薩布蘭卡”實在響亮,知道城市原名“達爾貝達”(DarelBeida)的人反倒不多了。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最大港口城市,瀕臨大西洋,位於坦格爾西南偏南,東北距首都拉巴特88公里。人口2,139,204 。
從海上眺望這座城市,上下是碧藍無垠的天空和海水,中間夾著一條高高低低的白色輪廓線。

城市歷史

(圖)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

500多年前,這裡原是安發故城,15世紀中葉遭葡萄牙人破壞。1575年又被葡萄牙人占領,改名“卡薩布朗卡”。1755年葡萄牙人撤退後,改稱達爾貝達。18世紀末,西班牙人得到在這個港口貿易的特權,稱它為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是西班牙文“白色宮殿”的意思。20世紀初遭法國占領,成為法國在非洲的勢力中心,摩洛哥獨立後恢復了達爾貝達的名稱。但人們仍習慣地稱之為卡薩布蘭卡。

城市氣候

這座城市瀕臨大西洋,樹木常青,氣候宜人。有時候,大西洋上海浪滔天,港內卻水波不興。南北綿延幾十公里的細沙海灘,是最好的天然游泳場。沿岸的旅館、飯店和各種娛樂設施掩映在一排排整齊而高大的棕櫚樹和桔子樹下,有它綺麗獨特的引人之處。

城市經濟

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以一年一度的國際博覽會聞名,一部好萊塢影片《卡薩布蘭卡》(也譯《北非諜影》)而使人印象深刻。它為全國的經濟中心,集中了全國三分之二的現代工業,工業產值占全國的80%。商業也十分繁榮,是進出口商品的集散地。如同一般大城市,卡薩布蘭加的交通網路方便,市中心東邊的Casa-Voyageurs站是火車轉運站,通往摩洛哥各大城市;搭乘市內啟程的CTM巴士同樣可前往菲斯(Fes)、馬克尼斯(Meknes)等城,其它大型計程車(grands taxi)也都停靠在每一個CTM巴士站。乘坐該市的交通工具,無論是前往郊區或是鄰近城市都相當方便。 港口設備現代化,是非洲第二大商港,有貨運、石油和磷酸鹽3座碼頭,每年接待1萬多艘船隻,吞吐量達2000多萬噸,為重要漁港、鐵路、公路、航空交通樞紐

旅遊評價

(圖)卡薩布蘭卡卡薩布蘭卡

遼闊蔚藍的大海上,一座白色的城市漸漸顯現出來。
北非的空氣里,瀰漫的是阿拉伯,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混合味道。卡薩布蘭卡就位於這個遙遠的異域,充滿著異國的風情,洋溢著多彩的情調:這裡曾經秘密的發生過改變世界格局的大事件——卡薩布蘭卡會議,還有那部榮膺奧斯卡獎的影片《卡薩布蘭卡》以及那一曲男中音演繹的悠長哀婉的名曲——《卡薩布蘭卡》,疊加的神秘感越發增添了這座城市的朦朧感。
在西班牙語中卡薩布蘭卡是“白色屋子”之意。人們已經搞不清楚是因為有了“卡薩布蘭卡”這個城市的名字之後,才建造了白色的房子,還是因為所有的房子都是白色的,才有了“卡薩布蘭卡”這個名字。總之,卡薩布蘭卡滿街都是白色的建築物。鑄鐵的陽台,溫柔敦厚的圓弧狀線條,雪白的高牆大院映襯著棕桐樹的枝葉,自有一股舊殖民地所特有的閒情逸緻。高高聳立在大西洋邊的哈桑二世清真寺非常醒目,像一支正待駛向大海的白色航船,迎著海風,迎著晶瑩的海浪。
卡薩布蘭卡,如同人腦海中升起的海市蜃樓,一切亦幻亦真。或許只因為“卡薩布蘭卡”這幾個字,像一種魔咒,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投入到它的懷抱。但凡到過卡薩布蘭卡的人,無不說它是一座很浪漫很有味道的城市,每一個街道的拐角,每一座建築,甚至是街上行走的原住民都帶著一種被歲月打磨後的神采,讓人時常有一種驚艷的感覺。
人們都希望像《泰坦尼克》的女主角凱特溫斯萊特一樣,能在卡薩布蘭卡的穆罕默德亞海灘擁有自己的寓所,海風輕拂,海水湛藍。人們在衝浪,游泳,划船,釣魚,日光浴,把自己埋在潔白的細沙里,在陽光和大海的陪伴下放鬆自我。想像自己是海中的一條魚兒,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那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和生活狀態!
在時光流轉,晝夜交替之際,陽光下的卡薩布蘭卡黯淡下去了,連同那些明媚,鮮亮的顏色——藍的天空,白的房子,紅的地毯,黃褐的土牆,男男女女身上五顏六色的衣袍——失去了它們耀眼的色澤。此時的卡薩布蘭卡,讓位給了某種更為凝重的,幾乎是黑白電影般的情緒,就像那部令人難忘的《卡薩布蘭卡》有著某種渴望,某種困惑,以及某種莫名的感慨。
就著五六十年前的懷舊音樂,閒坐窗前看卡薩布蘭卡的車水馬龍如同電影畫面般流轉不息,那首動人心弦的《卡薩布蘭卡》像清泉一樣流淌在心坎上,迴旋在房間的每一個角落。任杯中的牛奶沫和薄荷葉聚散沉浮……卡薩布蘭卡的浮生半日,就這樣揮霍了不也很好?
卡薩布蘭卡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冷漠,殘酷,卻正因此成為高貴情操的溫床。在最嚴峻的境地,深層的人性自會破繭而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