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金諾戰役

博羅金諾戰役

博羅金諾之戰,發生於1812年9月17日,地點在莫扎伊斯克鎮以西的博羅金諾村附近。由法皇拿破崙一世所領導的法軍對陣俄羅斯帝國的米哈伊爾·庫圖佐夫元帥率領的俄軍。兩軍共有6萬6500人傷亡。這次戰鬥是拿破崙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次攻勢,是侵俄戰役中的轉折點。

基本信息

簡介

博羅金諾之戰(俄語:Бородинскаябитва,法語:BatailledelaMoskowa)發生於1812年9月17日,地點在莫扎伊斯克鎮以西的博羅金諾村附近。由法皇拿破崙一世所領導的法軍對陣俄羅斯帝國的米哈伊爾·庫圖佐夫元帥率領的俄軍。

它是所有拿破崙戰爭中最大和最血腥的一天戰鬥,超過二十五萬士兵投進了戰場,造成至少七萬人死傷。在這場戰役中,法軍雖然奪取了各個重要據點,俄軍也因戰略考量和差劣的軍隊素質被迫撤退,戰果卻沒有讓拿破崙有半點高興。這次戰鬥是拿破崙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次攻勢,是侵俄戰役中的轉折點。

歷史背景

南索蒂率領騎兵隊進攻俄國擲彈兵,作於1912年南索蒂率領騎兵隊進攻俄國擲彈兵,作於1912年

當法軍於1812年6月進攻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宣告發動一場衛國戰爭來保衛祖國,俄軍便向著波蘭邊界集結,但因法軍快速挺進而後退。俄軍統帥米哈伊爾·波格丹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數次嘗試建立一條防線,都因為法軍的快速進軍而失敗。拿破崙從維捷布斯克率領軍隊出發,打算在開闊地上一舉殲滅俄軍。但是法軍離他們的補給基地考那斯已有九百二十五公里遠,這讓俄軍有機會攻擊法軍過度延長的補給線。儘管如此,拿破崙還是希望打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法皇親自領導的中央法軍在渡過尼曼河時有著將近286,000人,但在戰役開始之初這個數字卻只剩下161,475人,大多數的士兵死於飢餓和疾病。俄軍不斷地後退,使沙皇認為巴克萊·德托利伯爵無心應戰,便把他撤換。新任俄軍統帥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終在距離莫斯科約125公里處建立了防禦陣地。他在博羅金諾村旁選了一片非常適合防守的土地,從9月3日起加強各樣工事,防線中央遍右處構築了Rayevski堡,左方則建立三個V字型狀的“巴格拉基昂突角堡”。

雙方軍力

俄軍

俄軍投入180個步兵營、164個騎兵營、20個團的哥薩克騎兵,和55個炮兵旅(共673門火炮),總共103,800人。但七千人的哥薩克騎兵和一萬人的俄羅斯民兵並未直接參與戰鬥,而是在戰後被分編到已耗損的正規步兵營當中。在637門火炮中,有300門只被當作預備火炮,而且其中大多數從未在實戰中使用過。

法軍

法軍兵力有214個步兵營、317個騎兵營,和587門火炮,總共124,000人。然而,有著30個步兵營、24個騎兵營,和109門火炮,總共18,500人的帝國近衛軍卻沒有上陣作戰。

戰役經過

序幕

米哈伊爾·庫圖佐夫於1812年8月29日接管俄軍。雖然他缺乏對現代戰爭的經驗並且他的軍事才能也不被當時的人們認為能跟拿破崙一較高下。但是,他卻比前任指揮官巴克萊·德托利更受到歡迎,因為他是個正統的俄國人,沒有日耳曼的血統,而且被認為更能勝任防禦作戰。或許庫圖佐夫最大的優點在於軍隊對他是完全的忠誠,而且有著眾多的副官來提供意見。接掌帥印的隔天,即8月30日,庫圖佐夫下達了另外一個撤退命令,要求軍隊退守至格夏特斯克。於那時法軍和俄軍的軍力之比已從原先的三比一降到了五比四。之所以選擇博羅金諾則是因為在莫斯科之前它是最佳的防守地點。

舍瓦爾金諾戰鬥

9月4日,當若阿尚·繆拉帶領的法軍遇上Konovnitzyn率領的俄軍時,戰鬥正式展開。當右翼受到威脅時,俄軍最終被迫撤退至Kolorzkoicloister。戰鬥於5日繼續進行著,但是Konovnitzyn的右翼因歐仁·博阿爾內親王所率領第四軍的到來而再一次地受到威脅。俄軍只好後退至舍瓦爾金諾多面堡,在那裡一場激烈的戰鬥展開了。繆拉帶領南索蒂(Nansouty)的第一騎兵隊和蒙布隆(Montbrun)的第二騎兵隊,以及支援他的康龐(Compan)第一步兵師進攻多面堡。同時約瑟夫·波尼亞特夫斯基的步兵也從南面向多面堡發起進攻。法軍損失了將近4,000人才將舍瓦爾金諾多面堡拿下,俄軍也有7,000多人的傷亡。

法軍突然從西面進擊並拿下舍瓦爾金諾多面堡使俄軍陷入一片混亂。俄軍的左翼被擊潰,只好向東撤退,在一個名為烏季扎(Utitza)的村莊重新設立替代據點。然而此時俄軍左翼已完全被清空等待敵人來包抄。

巴格拉基昂凸角堡

戰鬥開始於06:00時,102門軍火炮隆隆地向俄軍中央發射炮彈。達武元帥命令康龐進攻最南方的一個凸角堡,和讓德薩耶(Dessaix)在部隊的左翼列隊。07:30時,達武元帥已經控制住了三個凸角堡。俄軍的巴格拉基昂親王隨即發起一次反攻,卻被米歇爾·內伊元帥的第二十四團給瓦解,而宣告失敗。巴格拉基昂向德托利求援。德托利用最快的速度傳令下去,要求6個防衛團、8個擲彈兵營、24門12磅炮以全速去支援前線。

博羅金諾戰役,作於一八四三年博羅金諾戰役,作於一八四三年

繆拉親王跟他的騎兵在凸角堡的周圍前進,想要攻擊巴格拉基昂的步兵,但卻遇到了由杜卡(Duka)率領的第二胸甲騎兵和支援他的內維羅夫斯基(Neverovsky)的步兵。德托利的援軍則是被送進了斷垣殘壁之中,被法軍的火炮給粉粹,使得法軍在11:30時占領了俄軍的前線陣地。

當日下午,由繆拉率領的步兵和騎兵聯合攻擊,突破俄軍防線,兩奪Raevsky堡。俄軍只得投入預備隊作戰,法、俄兩軍就陷入了一場血淋淋不斷消耗的混戰中。眼看俄軍漸漸不支,拿破崙卻沒有讓他的皇帝近衛軍出戰,因為他怕戰事會延續至第二天。俄軍最終的反擊遭到法軍火炮所粉碎。到了晚上,雙方都收兵重整。當晚庫圖佐夫與他的幕僚商議後,決定撤退,第二天不再與法軍作戰,讓拿破崙奪得莫斯科,因為他認為俄軍已無力再戰,不惜代價的保衛莫斯科,還不如保存戰力來得重要。從事後看,這是個明智的決定。

戰事統計

歷史學者AdamZamoyski推算法軍有約2萬8千人傷亡,包括48名將領。俄軍的損失估算約3萬8500人至5萬8千人。兩軍共有6萬6500人傷亡。這足以讓博羅金諾之戰成為人類歷史中最血腥的一天戰鬥,超過了坎尼會戰(約6萬5千人傷亡)。雖然還有其他戰事結束時有更大的傷亡人數,但沒有像博羅金諾一樣,一天戰鬥後,有這么多士兵傷亡。

據AdamZamoyski計算,法軍步兵共發射了1,400,000發彈藥,每分鐘約2千3百發。炮兵也發射了6萬至9萬1千枚炮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